阅读历史 |

10夜幕街头的华尔兹(2 / 2)

加入书签

三千多个箱子虽已全部卸载完毕,各个弄的传送者却还在奔波往返于爷爷山和老爹山之间,各个楼的楼长也在排队接孙子。纸箱像一些巨大的积木,摞成战壕,城堡,或一切类似群山的形象。三街坊今夜灯火通明。

季节最后检查一遍计算器,调出今晚累加的公式记录,每一板车拉走的数字都赫然在目,一长串加起来正是三街坊所有的户数。季节毫无意识地随手截图归档,又毫无意识地发给小条留底,并注明某年某月某日三街坊每户一箱,不多不少,特此留念。职业习惯,一气呵成。

小条已经重新登上货车,准备开始卸塑料袋,新的三千多份传递再次开启。季节将计算器清零,马克、花泽类和诸位壮汉也回到车厢边,人人严阵以待,卷土重来。

以卸纸箱的成功经验为基石,卸塑料袋的行动顺利开展,车内外配合得当,心心相印。季节再度施展本领,飞速查数,迅猛沉默,计算器摁到冒火星子。

塑料袋尺寸较大,质地厚实,装得满满当当,袋口扎紧。隔着半透明袋子看去,隐约可见火腿肠、面条和大白菜等物。季节查数空档,心下暗喜,此物甚好。

塑料袋码在板车上,不涉及榫卯结构的吻合问题,因此每车都堆了一座小山。满载而去,空车而返,几辆板车各自运转而又彼此呼应,车轮痕迹如同行星轨道般优美错落。

卸到1500袋,季节报了数,小条照例宣布中场休息。卸货总是迅速的,而配货是繁琐的,负责分配份数的团队需要一点时间。

季节随机加入了一个里弄的分配,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就成了老练的选手,似乎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塑料袋和方才的纸箱一样,严格按照几乘几的方阵排布在地上,以便里弄负责人迅速统计收发盘数目。

箱子可以摞高,而塑料袋则分布为平面。大门之内,凡是空地都铺满一份一份的物资,蓝色的白色的塑料袋挨在一起,连成一片,如同海洋上翻出波浪。

从大门口之后,一直到小区中段,狭窄的马路上,树木丛生的人行道上,楼前的空地上,无不堆满了这样的方阵。半个三街坊被纸箱的群山和塑料袋的海浪覆盖。

爷爷山到爹爹山之间,无数志愿者往返。每人都想方设法从爷爷山多拿一些,一口气运到各个爹山。后来季节说:“传吧!”人们不知不觉站成了一列纵队,一个传一个,省去了奔波之苦。

景文搬得满头大汗,也赞成地自言自语:“传吧!”季节突然觉得恩怨一笔勾销,也开始后悔那天当面辱骂了他,至少应该背后骂的。

某个楼的楼长现身,主动来接洽物资,缓解志愿者团队的压力。戴眼镜的大姐食指在空中轻划,迅速点出四乘六。二十四份物资一消失,方阵空出一片,季节便用新来的物资一一填补空缺,以保持下一次点数的顺畅。

这一头,政府物资组忙得热火朝天,那一头,常规晚班的志愿者依然接收着快递和外卖,无穷无尽地循环着消毒和配送的动作。

然而政府物资运输项目过于宏大,征用了全部板车,派送快递和外卖的志愿者只得徒手拎着包裹去送货。或是找来某大爷的自行车,二八大杠,车后座和车座都捆上包裹,车把手两侧再挂上几串,然后由派送的推着走街串巷,画面风格奇异古早。

短暂中场过后,不少楼的物资已经送走,地面略微空出,小条挥了挥手,开始下一轮卸货。季节尽职尽责地计数,从头到尾精准无误,不声不响,了然于心,前瞻眼光,及时预报,颇具大将风采。

最后一袋物资装上板车,被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