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群山的队列(2 / 2)

加入书签

队长凉薄的声音说:“男的不能说不行。”说完,他俩勾肩搭背,一起发出快意的笑声。

小条那里已经确认好了信息,回头对季节招招手:“过来帮我点数。”季节扬起明亮的脸,轻巧利落地跑过来,眼中光芒四射。小条似乎对她笑了笑,温声说:“先点出1500份。”

车厢后门打开,季节探头望去,车厢里堆着无数纸箱和塑料袋,满满当当,如同一座辽阔的仓库。季节目测车厢的长宽及举架,心想这车厢面积比我租的房子都大。

小条已经一步跃上车厢,队长也紧接着跳上去。随车的工作人员强调说:“每家发一个纸箱加一个塑料袋,两样加起来是一份。”

季节说:“好!那就先卸纸箱。”

小条踏入车厢深处,队长留在车厢边缘。小条搬起纸箱递给队长,队长再递给车厢外的壮汉,壮汉将纸箱码在板车上,如此传递不息。

第一板车装了六乘七个纸箱,又强行在最上层压了两个,由壮汉一号拖走。随即第二板车和壮汉二号就位,与车厢无缝对接。大小板车轮流交替,少则能装二十个,多则能装六十个。大门口的封带已经暂时移除,货架和棚子也如同门扇般向两侧转开,让出一条运输政府物资的通道。

小条一言不发,不停地俯身搬起沉重的纸箱,转身交给队长,再回身长臂一捞,重复下一次循环,行动中充满了弓箭般引而不发的张力。季节突然想起了上学时背的笠翁对韵,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箱子摞到板车上的一瞬间,即被季节算入数目,拖走前的一瞬间再查一遍是几乘几箱。由此,每辆板车上码的货都被季节快速清点两遍,点出来的数字直接累加在手机计算器上,以便实时监测总数。

一个志愿者小伙作为小条的副将,协管现场秩序,帮着壮汉装车,调度每辆板车去向,及时召回出清的板车。小伙说他叫马克,马克笔的马克。他说话带有京津一带的腔调,叫小条的时候口吻亲热,一口一个“条儿慢点”。

众多志愿者大展身手,如疾风过境,卷起无数箱子。上半场搬完,小条和队长下来稍作休整。季节把手机举给小条看:“现在是986箱。”

小条就着季节的手看了一眼,说:“好,一会儿继续搬,先去看看他们分派得怎么样了。”说完,带着季节走回到三街坊大门之内。季节自己去人群中钻来钻去了,小条忙着和三街坊各个里弄的头头核对数目。

每趟板车拉过来的货,先卸在大门内的空地上,堆积成山,几个志愿者拿着壶喷洒消毒水。与此同时,各个弄的志愿者热火朝天,如开山般从山中取出若干箱,用板车、自行车或手提肩扛的方式转运到各个弄的空地上。

季节很快就看出逻辑,心想大门口是爷爷山,各个弄是爹爹山。最后由志愿者将若干份物资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运输到楼前,由各个楼的楼长分配到户,季节自言自语,每户发一个孙子。层层下放,架构明确,如扇面由窄至宽地延展开来,人来人往却丝毫不乱。

160这类里弄的户数较少,箱子堆了两片空地。991这样的里弄人口多,环该片区域到处都堆满,无从下脚,只能先让某些楼长领回去一批,再搬来下一批。

运输工具已经全面告急,两个姑娘正抬着几个箱子步行去某弄的空地。驱车大爷整晚在小区中蛇形驾驶,还有两个大哥也开着自己的车过来了。季节和大伙一起七手八脚地把纸箱摞进后备箱,又往后座上也放了几个,直到装不进去为止。

一个戴眼镜的大姐轻咤一声:“全体都有,130弄还差47个,搬来!”四周一圈志愿者立即加快动作。有个瘦弱沉默的女孩试图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