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7山匪(1 / 2)

加入书签

书房内,程羡之正与公孙饮商谈政事。

“今你既已坐了尚书一职,便可大展拳脚,无需再因陆明谦而受制。”

“还得多谢先生指点,羡之一路走来,与恩师教导紧密不分。”程羡之谦卑有礼。

公孙饮默默摇头:“若说几年前于你有教导之恩不假,这两年你凭自己之力,那都是你的本事。而我已没有再能教你的了,唯有一愿,便是希望你与雪儿能够相敬如宾,夫妻和睦。”

程羡之深眸一转,应道:“谨记先生教诲。”

“不过你初登尚书,官位不稳,暗中豺狼虎视眈眈,只等揪出你的错处,到时候再挂一个不堪大任的名声,一切都是枉然。”

程羡之也正有此意:“先生所说也是羡之所虑,只是再如何谨小慎微也抵不过人心难测,与其防范不如主动出击。”

公孙饮瞧他血气方刚的正直风华年纪,刚猛些也没错,而他这样说,想必也有了打算。

“你想如何主动出击?”

“山海关连连大捷,而我登上尚书位的消息想必也传到了山海关,江海义定然不顾一切在年关前取胜班师回朝。届时朝中武将和姜党趋之若鹜,壮大党羽,外戚势力剧增,于皇权稳固并非益事。”程羡之道。

“江海义镇守山海关多年,劳苦功高,再班师回朝,封侯加爵也是情理之中。”

“羡之知晓,只是如今大岚兵力多数捏在姜家手中,是以陛下也得敬重几分。今年几方匪患猖獗,地方上奏的折子不断,而朝中只让地方府衙派兵镇守,却无济于事。”

“你想剿匪立功,来稳固你的官位。”公孙饮淡淡道。

程羡之点头说:“是,不过,这只是其一。”

“其二,匪患猖獗,无非是世道所迫,我想招安。”

程羡之话音一落,公孙饮捏紧茶盏,眉心紧锁。而后凛然一笑,不禁感叹:“后生可畏啊。”

“私自招兵买马会有谋逆之嫌,倘若以大岚朝廷名义招募兵力,也不会为你所用,想要一支独属于你的军队,招安匪徒,是有些另辟蹊径,但也算一个法子。”

“先生说的是,”程羡之说,“匪患要除,不若待壮大后再出兵,届时恐引大乱,大岚内忧外患,外戚干政,不利江山稳固,羡之正好趁此次初任尚书,以造福百姓名义出兵剿匪,既能还民生太平,也可解决隐患,还能收服军队,一举多得。”

他要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不被姜家所辖的军队,如今除了禁军他能驱动,想要调动兵力都得有太后、皇帝,以及三省尚书一同决定后方可调用。

与公孙饮商议,就是要他在朝中投选一票出兵剿匪。

程羡之这里有了三票,出兵志在必得。

两日后程羡之打道回府,原本以为陆听晚会第一时间过来要他签和离书,人在书房待了半晌,不见动静。

苍术听得里面的人沉闷一声,探进头去,问:“大人可有吩咐。”

程羡之问:“雁声堂的人这几日可在府上?”

苍术支支吾吾回答:“没见到二夫人,倒是风信那丫头有出过府。”

程羡之没想太多,她既不来,他也乐得清静。

又过几日,程羡之拿到了出兵潭州围剿匪患的旨意,七日后出兵潭州。

而雁声堂一直未有动静,唯见风信进出频繁,神色略带慌张,寒舟来程府碰着她几次。

出兵前一晚,程羡之才得知陆听晚早已不在府上,苍术带了风信去问话,风信坦言,那日他们去了公孙府的第一夜,陆听晚出了府后便没再回来过。

之后她几进几出,也是暗中查探陆听晚会去的地方,也没寻到人。寒舟听着风信的话未全信。

“二夫人是你主子,她去哪里,没交代过你什么吗?”

风信如实说:“府里举办大人升迁宴那晚二夫人回来后,交代过风信不少。”

“都说了什么?”程羡之端坐,一言未发,都是寒舟在替他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