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中啦(1 / 2)

加入书签

好一会儿,陈临渊捡回了自己的声音,“你人小,口气倒是不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敢问小公子到底如何燎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当朝的皇帝不推崇这些学问,整个大梁又哪里有杂学发挥的余地?

莫非这小子还想推翻朝廷,换了这片天不成?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徐寿禄和陈临渊没有答应江玄戈,江玄戈也不感到奇怪,真正有本事的人自然要傲倨一些。

他一开始就做好了死缠烂打的准备。

江玄戈示意李力他们把准备的东西抬进来:三百多斤上好的新米,好些腊肉和咸鱼,连布匹都准备了十几匹。

江玄戈昨天上门一看,就知道徐府日子过的十分拮据。府城比南宁县的灾害严重,加上不久之前又被成天王把整个府城搜刮了一遍,现在府城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一斗米需要一千二百文。

对于被罢官又抄没了家产的徐寿禄来说,这些东西确实能解决全家人现在很大的困难。

江玄戈不等徐寿禄拒绝,就道:“徐公千万不要拒绝,您的著作晚辈一直有拜读,十分敬仰您的学问。如果您实在要拒绝的话,晚辈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您把带回来的蕃薯和土豆卖给晚辈。南宁县遭灾,晚辈想在南宁县推广这些作物,以确保我南宁县百姓来年免受饥荒之苦。”

徐寿禄闻言,眼露赞赏:“没想到你竟然连这些作物都知道。好,我带回来的作物,给你一半。我本就想把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开,只可惜朝廷不支持,乡邻不相信。你如果能让南宁县的百姓种上这些作物,也是天大的幸事。”

不了解江玄戈这个人,徐寿禄不敢把全部的作物都给他,怕他带回去不好好种植糟蹋了。

江玄戈对徐寿禄弯腰鞠一躬:“晚辈在这里代替南宁县百姓谢过徐公大恩大德。”

等江玄戈走了之后,陈临渊问徐寿禄:“老师,我们根本不知道那小子是什么人,怎可轻易就把高产种子送给他一半?”

徐寿禄扬一扬手里的《算术》,“家里能拿出这书的人,不会是什么没跟脚的人家。他的家族定是南宁县的大族,想要推动当地的百姓种植这些作物并非不可能。我的心愿本就是让大梁的百姓都种上这些作物,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再差也不过是那些种子被浪费,和浪费在我们手里又有什么区别。”

陈临渊间徐寿禄说着说着,神色变得无比落寞,担心道:“老师....”

徐寿禄摆了摆手:“无事,为师现在只是后悔,当初就应该阻止你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杂学上,现在科举无望,耽误了你。”

陈临渊道:“老师,这一切都是我自愿的,我不愿意咬文嚼字整天之乎者也,于社稷无功,于百姓无用。我就不相信,我们的这些学问发挥不了作用。”

徐寿禄叹口气,哪有那么容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