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2 / 2)
说了个我字,安宁又垂眸不语。
扶摇以为她又说没有意中人,便只道:“那就谢九仪吧,明日我传信给父皇,让他下旨过来。”
“别……”安宁猛地握紧扶摇的手,娇软的玉面上,蓦地浮起一层薄红。
扶摇蹙眉,狐疑地凝着安宁。
安宁咬唇,倾身凑近扶摇耳边,用极轻极轻的声音说了一个名字,“易庭风。”
扶摇“啊”了声,蓦地站起来。
怎么是易庭风?!
.
宫里的消息总是传得很快,加之老太妃以前特意买通了一名广扬殿的小内侍,入夜时,内侍过来慈宁宫禀告消息,老太妃顿时面色煞白。
当听得那句“裴慎算个什么东西”时,太妃身子一软,直挺挺向后倒去。
身旁宫女连忙将太妃搀扶住,掐了两回人中,太妃才悠悠转醒。
仿佛一瞬间,太妃就老了,眼眸中布满仓皇,她撑着身子坐起来,“快,去广扬殿。”
宫女内侍们在正殿明堂听候,门帘外的小太监远远瞧见太妃的轿子来了,忙进来禀报。
汪公公眸光微暗,掀帘迎出去,在廊下望见太妃出了轿子。
汪公公紧走几步下了丹墀,向太妃躬身行礼,“娘娘,不巧了,殿下才睡着。”
老太妃脚步顿住,皱眉望向汪公公。
往日里,太妃来看望扶摇,即使正好睡着,她也可随意进去瞧一眼,从未有人敢拦她的。今日这闭门羹,她还是第一次吃。
眼看太妃就要发作,汪公公面上笑眯眯的,态度也愈发恭谨,“一会儿殿下睡醒,奴婢一定禀告您来探望过,不然将殿下吵醒了,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一句话,将太妃气得出气多进气少,没有好果子吃的,不就是指她?
老太妃愤然转身,坐进软轿里。
汪公公望着轿子出了殿门,弯下去的腰慢慢挺直,冷冷“呸”了声,不过是先帝的一名小小昭仪,无子嗣本是要陪葬的,现在竟对殿下拿起乔来了。
.
这日夜里,扶摇将安宁留在了广扬殿。
翌日上午没有去御书房批折子,着手安排安宁移居别宫的事。
自从宋淮得知扶摇不想让他做侧夫,中午便没有去广扬殿的西侧殿休息,午膳也是在御书房用的。
第二日,扶摇依旧没有来御书房,宋淮瞧着她空空的座位,忍了许久,终究问道:“殿下呢?”
沈兴在旁伺候笔墨,于是便将老太妃的如意算盘尽数告知,还道:“殿下很生气,这两日在着人布置永和宫,让公主移居过去。”
宋淮听着,垂下眼帘,她、定是伤心了……
太妃病了,扶摇不准安宁去探望,只自己去瞧了回,坐在床前,忍着气性,说让太医好生诊治。
却不想,过了两日,太妃竟闹着要上皇觉寺常住礼佛。
前朝听到风声,御史当即弹劾起来,说这样冷的天儿,太妃何故要上山礼佛?就差指着扶摇的鼻子骂她不孝了。
下朝后,扶摇面色冷沉,对汪公公道:“去,收拾太妃的行李,送她上山修行去。”
“殿下……”汪公公劝道:“您消消气,等过段时间,太妃想通就好了。”
汪公公此刻在心里已经骂了太妃无数遍,这老人家也真能折腾,拿准了孝道这一条,即使身为太女,也要被御史弹劾。
“我还怕她不成。”
扶摇一甩袍袖,登上暖轿,远方天空灰青色的暗云缓缓压下来,眼看又有一场暴风雪。
汪公公追上去,但听扶摇在里头道:“去御书房。”
除了方才在朝堂上,宋淮已有四五日没见到扶摇,此刻看她唇角抿着,大步进来,径直往自己的位置上去。
宋淮起身,隔着很远的距离向扶摇行礼。
扶摇想着自己的事,并没有注意到宋淮,气氛一时尴尬,还是沈兴,见少傅行礼的模样,真是可怜,小声提醒道,“殿下。”
扶摇诧异抬眸,这才看到宋淮,见他维持着行礼的姿势,暗骂自己眼瞎,起身道:“少傅不必多礼,我方才想事情,没看到你,你别见怪。”
宋淮只是再行一礼,恭敬道:“岂敢。”
扶摇蹙眉,他怎么又这样疏离了?
.
数九寒天,霜雪凛冽,太妃却执意上山礼佛,安宁劝不住,扶摇不想劝,在十一月中旬,太妃由禁卫军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