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社死当场(2 / 2)

加入书签

妙慧自始至终半垂着眼,没有留意到沈溪的打量。她选了一张离沈溪较远的椅子淡然落座。严觉对沈溪“肆无忌惮”的眼神颇为警觉,她和清竹分别站在妙慧身后两侧,像极了两位护法。

沈溪也坐回了原位,但因小腹被茶水撑得鼓涨,坐下的时候有点费劲。

“刚刚严觉监院已向我说明了您的来意,此事确实难解,但除了普宁庵,现下也没有更为合适的尼庵。”妙慧如实道。她的声音犹如石上清泉,干净悦耳,沈溪此前没有留意,现在听来,感觉若是用这样的音色讲经说法,怕是佛祖也会被吸引过来。

只是……

“嘶~”他的小腹又一阵涨疼,沈溪不动声色地夹了夹腿。“石上清泉”......这个比喻对于当下想小解的他有着致命的杀伤力,那可真是需要强大的意志才能憋得住啊~~~~~

“本官也是如此想,但悟证住持不好通融,我担心若是冒然前去,如被她拒绝,此后便再难转圜。因听说她待您似乎与旁人不同,故而,本官今日前来,是想恳请您出面帮忙交涉,只是不知您是否肯帮这个忙?”沈溪在说话时,双腿使劲夹着,尽量使自己的语气保持平稳。

关于房舍一事,其实妙慧早在得知佛女要入寺修行时,就已经想到了。

大慈恩寺地处寸土寸金的定京,寺院面积不大,各处都甚为局促。每到初一十五这类香客云集的日子,寺内便会人挨人、人挤人。

寂然师太还在的时候,曾想过对寺院进行扩建,但如此一来,就会牵扯到周围民居、店铺的动迁,数百户百姓都要因此移居。寂然师太不想劳师动众,便拆了一些寮房,只将庭院稍作扩大便就作罢。因着这个缘故,大慈恩寺内的寮房就由原先的三十余间,减少到现在勉勉强强二十来间。

妙慧意识到房舍不够时,便想到了普宁庵。若是将佛女们挪去那里,一来山气饱满,能量俱足,利于她们静心凝神,修行会事半功倍,二来不会干扰大慈恩寺日常运行,可谓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不过,这事毕竟由礼部掌管,她一个小小的住持不便置喙什么,且她本身也不是个多话的,因此在闭关前,她并未向严觉交代。刚刚严觉对她转述沈溪的想法,她便知沈溪与自己是想到一处去了。

妙慧虽然一贯淡漠,但因着她深受太皇太后护佑,而此事又关乎她老人家的寿诞,故而非常上心。

对于太皇太后的恩情,妙慧一直希望能够有所回报。但她身为一介女尼,能做得十分有限,除了日日诵经祝祷,或是送上亲手抄录的经卷,再无旁的可做。这次若是能说服悟证住持接纳佛女,也算是全了她对那位老人家的一份孝心。因此,她听完严觉所说,心里便同意了。

只不过她没有立刻回复严觉。毕竟她与沈溪“抱作一团”的事刚过去没几天,她担心若是当即便应承下来,容易让严觉误会是她同沈溪早就私下里说好了。因此,她让严觉在外坐等,只说自己要考虑考虑。拖了大约半日,她才点头答应。

不过,即便如此,严觉仍是有些意外。妙慧从来不是爱管闲事之人,以至连大慈恩寺中的许多事务都是交由她决定。但这一次怎么反而愿意管起小沈大人的事呢?而且,她刚刚看妙慧的神色,似乎对于小沈大人前来并不感到毫不意外,就像是早已料到了一样。不自觉地,严觉又想起了沈溪握在手中的那串妙慧的持珠。

“这二人难道……”严觉在心里琢磨着,可她不记得他们两人此前认识啊。

现下,沈溪迟迟不见妙慧回应,心里急得不行。他被尿意憋得面皮涨红,浑身冒汗,腿不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