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保持距离(1 / 2)
这串持珠由十八颗产自西域的菩提子串成,象征着佛教中有十八界,即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持珠用料名贵,乃进贡之物。先是由太皇太后赐给了寂然师太,后来寂然师太在离开大慈恩寺前,将其赠与了妙慧。一来取“见此物如见其本人”之意,二来也是想借此物对妙慧有所护佑。
因其特殊的意义,妙慧对这串持珠可以说视若珍宝,白日里从不离手,晚上则供在佛前,从不准许旁人触碰。
刚刚一通慌乱,她根本顾不上此物。现下看到自己的所用之物被严觉找了回来,她既庆幸又后怕。沈溪晕倒前,正是在帮她捡这串持珠。若是被沈溪带出寺去,不知道的一定会认为是他们二人私相授受!
严觉不知这持珠是怎么会到沈溪手上的,但看着妙慧慌张的神色,她心里莫名起了一抹疑虑。
“为何如此重要的物件,竟会被小沈大人攥在手里呢?”严觉回忆着自己见到沈溪时的情形。小沈大人当时烧得迷糊,人瘫软地靠在桌案旁,怎么看都不像是他从妙慧手中抢去的。
“莫非是住持送给他的?”这个念头一起,把严觉自己唬了一跳!她偷瞄了一眼妙慧,见妙慧捧着帕子,面上神色莫辨。
严觉旋即将想问的话咽了下去。不过,她觉得自己要重新审视一下这几日发生的事了??那小沈大人一而再地做出风流举动招惹妙慧,真的只是巧合么?
“阿弥陀佛!”严觉心里念了句佛号,叮嘱妙慧“以后谨慎行事,切莫再有遗失”,便退了出去。
严觉走后,妙慧用帕子将持珠擦了又擦,随后取了个木盒,用绸布垫着将它放了进去。这串持珠因着被沈溪摸过,她以后不想再用了。
“这个小沈大人,可真是……”妙慧咬了咬唇,终是忍着没说出后面的话。她打定主意,即日起她便闭关,将一应事务交由严觉代管。
***
按照王敏德的吩咐,礼部的太监们将沈溪抬出大慈恩寺之后,将他径直送回了府里。见到沈诚儒,他们哪儿敢多话,生怕一个说漏嘴,就把小沈大人两睡尼姑庵的事给秃噜出来。面对管家留下吃碗茶的邀请,几人道衙门里还有差事等着,就急忙走了。
昭儿随着太监们一起回来,他跟沈溪的感情甚好,主子做下这么丢人的事,他当然要替他隐瞒,因此也没有将实情告知老爷夫人。
乔夫人见儿子烧得迷糊,身上烫得吓人,心疼得不得了,忙不迭地命小厮去请大夫。沈诚儒因为昨日晚上责罚了儿子,被夫人扣上疑似有“家暴”倾向的帽子,这几日只能在书房里过夜。乔夫人还说,溪儿一日不好,他就得做一日和尚,不能沾荤腥不说,连碰都不能碰自己一下,就算他管自己叫“亲娘”都没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