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师尼妙慧(2 / 2)

加入书签

方怀山继续道:“太皇太后一听这话,当即认定龙女出在大齐,此乃我朝吉兆。她命程晚凝拜寂然师太为师,在大慈恩寺中带发修行。寂然师太欣然同意,为程小姐赐法号‘妙慧’。”

“程大人的夫人还没弄清楚状况,女儿就成了佛门中人。但她不敢违背太皇太后的懿旨,再舍不得也只能从命。第二日早朝时,程大人在大殿上叩谢皇恩,忠君爱国的话说了一箩筐,又说什么甘愿献祭女儿,佑我大齐国泰民安。那赤胆忠心的样子,谁听了都不会想到竟是出自一个奸佞之口。”

“几年后,程大人贪污案被揭破。有大臣向皇上上表,要求将程晚凝一并处死。但没想到,一贯不理朝政的太皇太后却突然出面干涉,认为大齐这些年风调雨顺,皆是有龙女护佑之故。若是将她处死,那便是着了妖魔的道,大齐恐会出大乱子!”

“皇上一听这话,哪里还敢再轻举妄动?他想了个两全的法子,说动太皇太后让妙慧挪到距禁城百里外的京郊普宁庵修行。这样既安了太皇太后的心,也算对大臣们有个交代。”

沈溪听到这里,才明白自己为何对这些事一无所知。六年前,他刚中榜眼,尚未入朝为官,而这个贺景宜比他进礼部的时间还要晚上三年,所以这段过往对于二人可说是一片空白。

“那她又是如何成为大慈恩寺的住持的呢?毕竟算起来,她今年也就只有十六岁吧?”贺景宜又问。

“这也算是机缘巧合。寂然师太近年来身子不好,无法支应一寺事务。数月前她求得太皇太后的准允,决意去山中禅修。但大慈恩寺是皇家寺院,住持之位不能空缺。她知道太皇太后爱重妙慧,且妙慧带发修行了十余年,精通佛理,对佛法的认知不亚于一些高僧大德,加之她多一层龙女的身份,故而寂然师太在临行前,便将妙慧接了回来,将住持之位传与了她。”

所以说起来,妙慧任大慈恩寺的住持也不过只有几个月的时间。难怪礼部的官员们对她都没什么印象。

“既是住持,那她为何在我们今早入寺时,也不说出来恭迎,只派监院过来回话?”贺景宜不满地道,“看不出她小小年纪,住持的架子端得倒稳,连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大人都不放在眼里!”说罢,他看了眼沈溪。

这话明显带有挑理的意思。

“想是有太皇太后撑腰,难免心高气傲。”礼部主事赵秉琨猜度着道。他是一行的几位官员中品阶最低的,刚刚听着几人的闲聊,始终没敢插话。此时听到贺景宜为沈溪鸣不平,才敢发声应援。

“几位大人,请容老奴我多嘴说一句。”王敏德已回来多时,见他们越说越离谱,便委婉地道,“大人们有所不知,这大慈恩寺虽为皇家寺院,但全寺的女尼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人,其中还有一些体弱患病的。得知要在此处甄选佛女,寺中着实有些措手不及。故而,许多活计都是妙慧住持在亲自操持。”

“今早,在几位大人来之前,她刚和几位女尼将正殿擦拭一新,又将庭院细细洒扫了一遍,生怕有碎石子硌到小姐们的玉足。因着身上沾染了不少脏污,她便交托老奴和严觉监院代为迎候大人们入寺,自己则回房更衣换洗。刚刚老奴见她过来,本要做通传,但她只说候在一旁便可。等几位大人方便的时候,再过来见礼!”

“原来如此!”沈溪等人听闻,点了点头。看来是他们错怪她了。

王敏德一边为他们的茶盏里添水,一边继续打着圆场:“不过么,刚刚贺大人和赵大人说的倒也不错,妙慧住持因为是罪臣之女,这些年受了不少冷眼和指摘,性子难免冷僻些。加上她年岁不大,又是个女子,不懂得惯常的人情世故也是有的。平日她不是在寺中修行,就是被太皇太后叫去闲话。若是有得罪几位大人之处,还请您们莫要太计较。”

王敏德的话说到这份儿上,在座的官员们都听懂了。这意思就是妙慧虽然性情孤高,但她上面有人,他们说话时,还是当心些为好。

“其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