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造反(1 / 2)

加入书签

前两个是萧岱造反本来就有的原因,而第三个才是萧岱为何早不反晚不反偏偏此时反的原因。

谢玉真回忆了一下《江山帝王业》里面的剧情,李玄朔知道长沙王萧岱早有反意,但一直想要寻一个合适的契机,于是他给萧岱提供了这个契机。

造反的借口多的是,比如现任梁帝萧悯沉迷女色不务正业,或是萧悯的诸多政令中有的违反了先帝的国策,可视为不忠不孝,萧岱为了重振朝纲高举反旗讨伐他。

借口有了,但萧岱不确定的是此时造反能否成功,造反这种事要是不能一次成功那就只有死的下场,所以没有万全之策萧岱是不会造反的。

李玄朔给萧岱传了信,除了给他部分他不知道的梁国军政秘密,还有必要时魏国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的承诺。

虽然接受魏国的助力有通敌卖国的嫌疑,但你不说他不说又有谁知道呢,萧岱自己有兵马,不到万不得已不用魏国出手,魏国也只是给他提供一个保障而已。

或许在魏国出手以前他就已经打进建康城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虽然魏国与梁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萧岱也曾经在战场上没少杀魏国的将领,但至少此刻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萧岱想着等他杀了萧悯小儿登上帝位,那自然还是要与魏国划清战线重新为敌的。

李玄朔深入梁国策划了很多事件就是为了削弱梁国的国力,这一次也不例外。

无论萧岱造反最后有没有成功这对于梁国来说都是一场劫难。

最好他们两败俱伤萧岱能把梁国的兵马给消耗得多一些,这样日后魏国攻入梁国也就更容易了。

谢玉真心里不得不感叹起李玄朔的机敏,在原著中,萧岱隐藏得很深,梁国中几乎无人察觉到他早有造反的心思,然而李玄朔却仅凭自己探寻来的只字片语就推断出了萧岱的意图,还将梁国朝堂局势分析得很透彻。

宣正殿内,萧悯正在与一众朝臣议事。

长沙王萧岱造反一事的动向被八百里加急传回,各位朝臣关于此事各抒己见吵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不过说来说去,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应该派谁去平叛。

“臣以为,应当派陈兴道将军前去。”

这大臣刚说完,另一位大臣就立刻反驳道:“不妥!陈兴道将军驻守在荆州,荆州与郢州是我梁国北面的门户,一旦有失魏国便会南下直入,到时候我梁国恐有亡国之危啊!”

“那你说该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