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2真相(2 / 2)

加入书签

“这一点,便是圣上看中他家的原因。”徐茂将声音压低,“你以为圣上真是担心承平的名声不好,想尽快给他定亲吗?”

方氏疑惑道:“不然呢?”

“你这就是妇人之见了,圣上那双眼睛什么看不穿。秦王、晋王最近小动作不少,圣上不好明着分他们的权,但又想敲打敲打他们,所以将户部拉拢到承平这里。柳公权是调任京都的地方官,在朝中无根基,圣上如此厚待他,他定然死心塌地效忠于圣上。”

“而为什么结亲之人必须是大姑娘,这就是圣上的小心思了,这女儿与父亲不亲近,以后承平也难与柳公权走得亲近。”

方氏听着有些头大,这其中满是算计和利用,哪里还有半分骨肉亲情,圣上看似给了顾洲恩宠,可这恩宠却是个空壳子。

徐茂的思绪回到眼下的正事上,“快研墨,我要赶紧写封书信给承平,趁着圣上未收回圣旨,让他断了这念头,不然这一趟边境之行就前功尽弃了。”

此处无侍从,徐茂只能吩咐方氏去做这些事,方氏立即挽了袖子,拈起墨条在砚台中轻轻研磨,她虽年逾四旬,但保养得当,这双手依旧是润玉凝琼一般。

看着国公爷奋笔疾书,她欲言又止,“还有……”

“什么,快说。”

“洲儿的伤势到底如何了?京中传言他伤了……伤了根本,是真是假?娴妹妹可怜,两个孩子,带走了一个,就剩下这点骨血,若洲儿有个三长两短,我将来要如何去见她。”

方氏说着就要滴下眼泪来,她与徐娴不仅是姑嫂关系,也是幼时的闺中密友,徐娴生前曾将顾洲托付给她,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与徐娴的最后一面。

那时封后大典刚刚结束,姑嫂相见,牵手密谈。

徐娴抚着高耸的肚子,愁眉不展,“嫂嫂,我近来身子十分不爽利,这一胎怕是要保不住了,以后承平还要劳烦嫂嫂多多看顾,我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娘娘别说丧气话,娘娘这胎不是头胎,又有好几位御医保着,只管宽心,少思少虑好生调养,定能平安无事。”

那时她只以为徐娴是孕期受到惊吓,胎气不稳,深宫之中又无贴心之人疏解心绪,故而心绪不佳,万万没想到竟一语成谶,徐娴果然死于难产。

方氏心思单纯,经徐茂点拨才明白或是其中另有隐情,只是没有证据的事,他们不能多言,但每每想起此事都心中懊悔,她恨自己未能早察觉出徐娴的担忧。

徐茂见方氏手抖,抬眼一看夫人已是泪目潸然,忙起身扶她坐下,掏出帕子亲手拭了泪痕,轻声说道:“夫人多虑了,承平的伤早好了。”

方氏拿过帕子,捂着嘴泣不成声:“我只担心他报喜不报忧……”

“你不信他,还不信徐铭吗?徐铭来信说大殿下已无碍,只是不愿归京,故而以此为借口拖延。”

徐茂知方氏平日结交之人只有后宅女眷,这话自然是出自她们之口,又鄙夷道:“那些话都是后宅之人无甚事做,编排出来消遣度日的,不可当真。”

方氏也只是点点头,不见到顾洲,她是断然不能放心的。

徐茂的书信写好后,派专人骑快马送至营州,交到了徐铭手中。

徐铭将书信送至大殿,只见海棠进入殿内的身影,他与海棠的别扭还没完,不想与她打照面,只在外徘徊等候。

大殿中,顾洲这在为还没有找到沈明月的踪迹而心绪难宁,但见海棠进来,立即起身询问,见海棠摇摇头,他的眸光黯淡下去,未注意到海棠神色有些复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