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追寻(2 / 2)
他便知道鱼儿已经开始咬钩了,而此刻的陈长生,估计正发愁如何将“作战计划”送出去,哪里还顾得上这里。
得知主上对沈先生的误会已解,徐铭心中没了坚持,身上的伤愈发疼了起来,他似乎是真害怕了,那些人下手那么狠,再等几天,自己不死也要废了。
“殿下开恩,我真的知错了。”
他一副可怜样,最终让顾洲心软下来,“放心,我将审讯的人换掉,陈长生这几日没功夫理会你,留你在此是为了拖延时间。”
徐铭这才松了一口气。
顾洲不能在这里多待,最后问道:“沈明月去了哪里?”
徐铭心中仍有担忧,但相较于山野中未知的危险,还是将她找到相对安全一些,他迟疑了一下,才吐出“营州”两个字。
顾洲神色微微一怔,“倒是学会灯下黑了。”
他想到过沈明月会去营州,但又十分不确定,她的性子,一直让人琢磨不透。
徐铭挠挠头,神情扭捏地挠挠头,笑道:“这倒不是,是莺儿还在营州。”
原来如此,顾洲恍然,是他忘记了沈明月还有这个小婢女。
出了监牢,他立即派人去传信,命所有侍卫沿着去营州的路寻找,又传令至海棠,命她在营州城内寻找。
海棠接到命令已是次日傍晚,她立刻行动潜入沈明月家中,却发觉早已人去楼空,
卧房内放着一只空碗和一双筷子,上面残留的食残迹已发干,但却没有发霉,看来人走了也就一两日的时间。
她的手下院内翻找了一遍,除了灶堂里未烧尽的衣服,表明沈明月曾经回来过,再无其它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海棠思索了一下,命人拿着令牌去城门处,询问守卫是否遇到过两个可疑的女子,她则回大营去安排人手寻找事宜。
走出屋子之时,地上微光一闪,虽不明显,但也引起了她的注意。
捡起来一看,是一只耳坠子,她只觉得熟悉,一番回忆想了起来,沈明月在河边被捕那晚,她在沈明月的住处搜索时见到过。
当时那二人身上的首饰尽数典当,只余下这耳坠子,看来是十分重要之物。
将耳坠子收好,快马出城,却在大营门口看到了一匹没有配饰的战马,这马她认识,鬃毛上的那道白色太过明显,这是徐铭的马。
海棠心中冷哼几声,徐铭果然叛变,若当初主上能听她一言,将沈明月处理掉,也不至于造成今日的祸患。
不多时,手下来报,查的确有两个女子昨日半夜从东城门出城,不用多想,这定然是沈明月和她那小婢女。
虽然知道了逃离的方向,但海棠没有立即派人去追,她知道这沈明月狡猾得很,不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她决定原计划不变,派人朝东、西、南三个方向分别寻找。
但天下之大,人海苍茫,寻找起来何其困难,十余日后,没有结果,海棠只得带着找到的线索,去安庆找顾洲回禀。
此事本可以传信,但再这样盲目找下去,已没有太大意义,又听闻主上重伤,她不放心,便亲自跑了一趟安庆。
二人不便在大营内见面,夜间,海棠在城外山坡上等了许久,才见顾洲身着一身烟蓝色罗衣缓步而来,虽仪容端正,可身形却瘦削了许多。
待走近了,才看清他神色憔悴,疲惫不堪,好似生了一场大病一般,看来这次的伤是重极了。
熟不知他是心结不解,伤势难愈。
海棠行礼,不由得担忧地唤了一声,“主上。”
顾洲明白她的意思,抬手示意她起身,回了一句,“无妨。”
海棠简要地回禀了这几日的搜寻,命人端来托盘,将上面的盖巾一掀,露出几片杏叶【1】和一只耳坠子。
“主上请看,这是这几日发现的线索,沈明月曾回过营州,之后与莺儿一起出逃,连查几日,只找到了这些配饰,看材质和做工,应是出自军中,大概就是是沈明月骑走的那匹马身上的。”
顾洲拿起耳坠子,问道:“确定这是沈明月的?”
“确定,在营州城她的住处捡到的,想是走到匆忙落了下来。”海棠说着又拿起一片杏叶双手奉上。
顾洲接过,摸着杏叶上刀尖划过的痕迹,问道:“这些是在哪里发现的?”
“很多地方。”
顾洲心中骤然一紧,伤口隐隐作痛,神色紧张地抬头问道:“什么叫很多地方,难道是人已经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