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炼狱(2 / 2)

加入书签

还是这句话听着顺耳!顾洲心中起了波澜,眉毛挑起,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只能用低头来掩饰,之后远远地跟着她,直到看着她进了住处才驻足。

他转头看看议事厅,那里的灯还亮着,是韩成在等他,他抬头看着中天的明月,心底涌起一丝酸涩,他知道不该在这关键时刻动情,或许根本就不该动情,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心。

按下一切心情,回到议事厅,与韩成细细分析局势、研究了战术,最后二人决定采用沈明月的谋略,但决定打援与攻城同时进行。

当各路兵力安排的军令写好时,窗外已是蒙蒙亮,外面已响起了军士操练的声音,顾洲将几人叫至议事厅,告知众人最后的决议并细细部署一番,下达军令后即刻开拔行动。

义军兵分三路,路挑起安庆战火,令两路负责驻守黑石沟首尾;韩成与徐铭带军队向黑石沟进发,待晚间进黑石沟埋伏;顾洲与陈长生带军监视安庆动静,趁城内空虚之时进攻。

众人迅速行动起来,陈长生虽有不愿但也不得不执行命令,且顾洲担心他怠战,特意安排他与自己一起攻城。

沈明月领了军令,匆匆来到义军营,与五位百夫长和参军召开了紧急会议,她简单交代了任务,之后安排道:“一营二营埋伏在黑石沟沟口,三营四营埋伏在沟尾,五营随我到安庆引敌。这一战不知需几日,出发前大家各自检查好各自的物资,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

之后她做了详细安排,在黑皮沟两侧的山顶上立长杆一根,根据敌人前进的位置放到长杆,待所有长杆全部放倒后,再展开全面进攻。

最后沈明月站起来,带着坚定说道:“告知众将士,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敌守土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众人务必戮力同心,救北境同胞于水火之中,收北境国土于铁蹄之下。”

散会后各营出发,肖广林带领的五营并没有着急出发,他们按照沈明月画的图做了几十个□□,将油灌到小口坛子中,用棉花堵住口,用时只需点燃棉花将坛子抛出,坛子破碎,油就会燃烧起来。

准备就绪,第五营人马出发,行路半日至安庆城外,果见城门紧闭,此时已至正午,本该是炊烟四起的时辰,却只见城中几处有烟升起,不知是何情况。

城墙四周无甚遮挡,贸然靠近定会被发现,但是不靠近,如何将□□投过去?此前,沈明月知道的手榴弹最好的投掷距离也就八十米左右,但这小酒坛就难说了。

但这可难不倒肖广林,只见他将点燃的□□绑在布条上,使劲抡了两圈后,远远地甩了出去,当不当正不正地正巧打在了城门上,瓶碎油洒之处皆燃烧起来。

之后其他人又投掷了几个□□,投掷之时几人竟还在暗暗较量,最远的竟投到了城中,眼见火着起来,城中也传出慌乱的声音,之后便有人马出来。

沈明月见好就收,命令人撤退,之后藏在附近山沟中的顾洲命人击鼓鸣锣虚张声势,再射几箭,果然敌人回城,派出了求援之人。

待城门大火扑灭,似乎刚刚稳定下来,沈明月故技重施,再次调动起敌军的紧张情绪,城中又派出求援之人。

顾洲细算着时间,已过去了两个时辰,估计援军已经派出,于是对沈明月发出了第三次袭击的信号,这次城中的敌人再也耐不住性子,调动兵力向义军发起攻击。

待敌军出来城门,顾洲下令出击,兵分两路,一路攻城、一路援助义军。

一番激战后,攻城的队伍占领了城门,回看城外的兵马与义军却已经被蛮人包围,这些蛮人似乎杀红了眼,而义军必经战斗经验不足,已处于下风,顾洲当即掉头要带人去援助。

可陈长生却阻拦道:“殿下,此时正事入城的好时机,切不可因小失大,丢了军功。”

顾洲此时已心急如焚,虽然现在是夺城的好时机,但义军怎么办?沈明月怎么办?他甚至没有思考,命两名副将带兵继续攻城,之后调转马头,用脚后跟狠狠踢了一下马肚子,马便猛冲了出去,他身后自有一队护卫跟上。

这时的沈明月手持一把长刀,却不知该如何使用,只能防御不会进攻,肖广林等人有意将其护在中间,可顾得了此处顾不了彼处,不多时人员便被打散。

呼喊冲杀声响彻云霄、兵器击鸣声不觉于耳,沈明月刚躲了前面的刀,侧面一把刀又砍来,她反手用刀抵住,对方力气太大她招架不住,被压着倒退几步,对方一发力,她便重重向后摔在地上,手中的刀被甩了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