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敲诈(2 / 2)
顾洲是先皇后留下的唯一血脉,安国公自然是他的支持者,但裴济却与岳丈家的政见向左。
当今陛下生子三人,皆已成年,二皇子与三皇子早就被封了秦王和晋王,只有这大皇子迟迟未有晋封,可见陛下对其失望至极。
裴济见朝局如此,恐日后岳家倒台,失了庇佑,便暗中投靠了圣宠正盛的秦王,此番营州调任,安国公和秦王两股势力从中周旋,秦王假意失败,促成了他前来上任,想揪出大皇子错处,再加害一把。
可裴济却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他见了顾洲,快步迎上去见礼道:“不知大殿下到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顾洲不冷不热地叫了声:“裴大人。”
裴济半躬着腰引着他到了中堂内,亲自奉了茶,笑道:“殿下有什么事,何劳您亲自跑一趟,派人来知会下官一声,下官到军中领命就是。”
顾洲接过茶碗,用茶盖拂去茶末,随意地饮了一口,只说道:“许久未见英姐姐,她的身子可大好了?”
裴济夫人方英年幼丧母,她的姑姑安国公夫人怜惜其体弱,便接到了身边抚养,彼时顾洲刚刚丧母,大病一场,是其舅母方氏进宫细心照料才好了起来,他感念舅母的这份恩情,便时常到安国公府走动,与这位表姐十分熟稔。
裴济不就座,依旧侍立在前,回道:“劳殿下记挂,只不过是偶然风寒,已经无碍了,但此番路远,恐夫人不能劳累,下官便未令夫人同行。”
“这不是在京中,你也别拘着了,坐吧。”顾洲嘴角浮上一丝冷笑,撇了他一眼。
“是,是,不知大殿下今日来有何吩咐。”
“哦,也没什么,只是裴大人与我终究是亲戚,裴大人上任许久我也没来拜访,今日得了空便来瞧瞧你。”顾洲漫不经心地说道。
可裴济却听得一身冷汗,大殿下这话里的意思是怪他上任后没去拜访啊!他知顾洲不待见他,他们之间也只见过一面,而原因是这门亲事并不是安国公府愿意的。
当年方英到了议婚的年纪,国公夫人已相看好一位世家弟子,只待方英父亲同意便行纳采之礼,彼时方父外放在任上,书信已经发出,却在这空档里出了差错。
一次春宴后,方英所乘的马车坏在半路,恰巧裴济路过便将马车借与她,自己徒步而归,他的一番殷勤让方英动了心,没有多久裴家人便来提亲,此事水到渠成。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段缘分注定的婚姻,可后来顾洲却无意间发现这是裴济的阴谋,从偶遇到提亲,每一步都计划缜密,但木已成舟,碍于情面他没有戳穿,只是再未正眼瞧过这人一眼。
裴济小心翼翼地找补道:“下官本想处理完府衙的积案后去拜见大殿下,不想大殿下先来了。”
顾洲正想着如何将话题引到政事上,未想他先提了,便接下去说道:“裴大人是勤政爱民的好官,不知大人忙着处理什么政事呢?”
“哪里有什么大事,自从上次殿下查办拐卖人口一案后,营州城内除了一大祸患,如今下官也只是偶尔处理些小打小闹、小偷小摸之事。”裴济说着眼睛不断瞟向顾洲,以察言观色。
他说这话是心虚的,自他来了之后,大致将府衙里的事过了一遍,发现无甚要事,便将一切交由幕宾处理,如今被大殿下问政,便先颂扬了一番大殿下的功绩,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此回答,想来大殿下也不会为难自己。
“是吗?那最近城内的打架斗殴事件可有增加否?”
这句话让裴济更加心虚,甚至开始怀疑大殿下是得了朝廷旨意来督察他的,他擦了擦汗说道:“一切如常……”
这话一听便是在骗人,来的路上他就看到了两起抢食物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