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福难同享同当(1 / 2)

加入书签

语音刚落,皇帝的话让梁知远惊了一头,他害怕陛下想起前几日,书集园游会所遇见的木质花车的那名女子。

一旦沈书韫过早被揭开面纱,就连梁知远亦没有能力保护她,保护这个女子,这是他对申夫子的承诺,亦是自己良心作祟。

“来自民间刻工,自是不错,可与我国子监刻工相比,朕以为还相差甚远。”皇帝拢了拢衣袖,慢悠悠补充道。

既然南朝陛下都这么说,他一个肃北使臣想要扭转印象,又谈何容易,也没有必要。

《列女传》精美的走笔,以及书中对南朝积弊以来的封建思想的论辩,无一不深深地留在肃北阿木尔汗亲兄弟心上。

听罢,梁知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作为南朝的皇帝,怎可能让一民间女子将国子监比了下去?

倘若民间女子手法都这么精湛,更为南朝长脸,所以,他断然会有这样一番言论。

肃北一行来到南朝,一来做文化上的交流,二来想在通县进一步扩大互市范围。

此次,肃北人为了表明诚心,带来了数匹汗血宝马,还有数头肥美的牛羊和幼崽。

而肃北人最想获得的,其实是这刻板技艺。

肃北是草原马背上的民族,剽悍、勇猛,通过阿木尔汗的祖父、父皇近百年来的精心治理,国家逐渐强盛。

只有国家稍微强盛时,才会想起要重视文化传承,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很能贴切地形容百年来的肃北。

否则,你发展得再好,不外乎还是匹夫之国,有勇无谋,显得没有文化内涵。

肃北一边想要南朝的刻板技艺,可近年来,又频频挑起战事,还时不时与南朝玩儿起和平谈判。

皇帝自然胸襟宽广,心里装着百姓,无论他肃北来谈和是真情还是假意,只要不再无故挑起战争,他都能原谅从前的种种,选择接受和平谈判。

此次,肃北人竟然重点提出,希望南朝的刻板技艺能够传授于他肃北,而且希望南朝的“鉴版大会”皆允许他们南朝人参加。

想得确实挺美!

“鉴版大会”是南朝一年一度的盛会,于每年重阳节举办,而且举办的地点在山上,皇帝遵照民间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花,采茱萸......

而另一种“登高”,其实也寄寓南朝匠人,在刻板技艺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实现“登高壮观天地间”,以及“更上一层楼”的美好祝愿与精心鞭策。

皇帝将肃北使臣提出的刻板技艺交流,交给了礼部尚书裴冬凌处理。

而将互市相关事宜让户部去周全办理,而所有关于肃北来南朝的事,由梁知远协助。

为官多年的阁老重臣,一听皇上的口气,哪是让梁知远协助,言外之意,他梁知远是都察院御史,就是来跟踪、检查、监督你们是否有办妥贴?

大家心照不宣地眼神会意,交流了一番,各自领命而去。

这一日,沈书韫、苏二娘、柳摇金正式结为异性姐妹,“七雅书铺”尚为开门,柳摇金蹑手蹑脚地钻进铺子,来到后院。

三人一合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干脆一人举杯向天俯地,天地作证,就算义结金兰了。

未等阿香从隔壁睡醒,三人便拜完了天地,抹了抹留在嘴边的酒。

三姐妹虽然性格各自不同,但都好一口酒,看来,对的人,始终都有一面是“臭味相投”的。

其实,亦不是背着阿香,不让其参与。

只是,三人都心照不宣地将她当做了妹妹,因为年龄差,也因结拜成姐妹,往后是要共担荣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