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可怜人必可恨(2 / 2)

加入书签

总之,这些理由荒唐又可笑,仗着祖业尚存,兄长支撑,他半生蹉跎,及不惑之年,面上虽从了商,做起了码头生意,可私底下还是整日干些投机倒把的勾当。

周海庆询问一番后,见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子,未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要闻或者有用的价值,他便寻了个理由,让下人好生伺候,自己溜之大吉了。

沈书韫坐在圈椅上,望着窗棂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卷草纹饰,风雅之气中合礼有度。

而堂内的陈设素净考究,一眼望去,屏风、几案、茵席秩序井然,墙上还点缀着书画,淡淡地墨香与书卷气亦弥漫在空气中。

也不知香几上盛放的是什么香,让厅堂做客之人甚为放松。

俄闻一道忠厚爽朗的声音传至耳畔,沈书韫见来人笑意盈盈,阔步而走,她起身行礼,“周大人安,今日多有叨扰!”

来人正是周海源,刚从隔壁友人家论画而归,从门房处听说二爷带了位年轻的女子进门等候,他深知自家兄弟的性子,三两步便赶来厅堂,热情应人。

“怠慢沈娘子了,今日休沐,我那两个朋友非让我一道品诗作画,适才耽搁了许久,久等了!”

沈书韫觉得周大人与往日相比,添了几分热情,或许是主人家待客之礼。

不过,想着今日的任务,迅速从袖口处取出族谱,递了过去,轻声询问,“周大人,有几处,奴家尚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判定,所以我将疑惑的点都誊抄在了这张纸上,还请大人过目。”

随即,又递过去一页爬满行楷的油黄纸。

“周大人,《周氏族谱》里世系图有些模糊,还有这一处笔画......”沈书韫因常年刻板的缘故,总能在一丝不苟的文字背后,找出蛛丝马迹,更何况这次纰漏明显。

周海源紧皱双眉,他太清楚这些被涂改的地方发生的故事了。

弱冠之年,周海庆便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定了一门亲,有了一房正妻,可因他不喜,又在外面养了外室,外室是他从勾栏瓦肆赎身而来的烟柳之人。

养外室,周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可外室生了儿子,他非要让这儿子养在正妻之下,正妻其实并不是不能生育,而是他周海庆常年与外室苟合一起,又这般强迫她养外室的儿子,没两年正妻便郁郁而终了。

可周老夫人始终不让外室入门,干脆又重新给他择了一门亲,相当于又有了一个正妻,可周海庆依旧如先前一般与外室苟合,而且是与不同的外室苟合,然后,将生出来的孩子都归在后来的正妻膝下。

可周老夫人始终不承认这些外室所生的孩子,她宁愿二房断子绝孙都不能将他们认祖归宗,认为一旦让外室生的孩子认了周家,便坏了这家风,她死后入九泉,不好予列祖列宗交代。

周老夫人亦担心这般行径一旦放开,什么莺莺燕燕都能为周家留后,这便是脏了周家的血脉族系。

看着族谱上的痕迹,大抵周海庆趁兄长不在家时,找人在族谱上动过手,将外室所生的两个儿子,写进了族谱。

他以为族谱不会再轻易动弹,而周老夫人年事已高,一旦驾鹤西去,外室所生的儿子也就名正言顺进入周家。

周海庆的如意算盘打响了,却没曾想周老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