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副行首占便宜(2 / 2)
笨重的箱笼,要是自己一人搬抬,恐要花钱雇人。如今有二娘就不必了,沈书韫的内心也像是有了依靠;而苏二娘来临京还能有这么好的落脚地,亦是心满意足。
二人穿过大堂,随角门入院子,各自回了房,房内虽狭窄,仅容一榻一几和一个妆台,但都是沈书韫让曹叔新做的,至今还散发着淡淡的桐油味儿,先前破损的窗户也重新糊了油纸,防风又结实。
苏二娘转身来到院子水井打了两桶水,溜进伙房,点燃柴火,旋即烧水成汤,便呼沈书韫去净房洗漱。
二人净洗结束,回到房内,在各自的床榻上一躺,心里皆不约而同感叹:终于在临京有个踏踏实实的窝了!
这一晚,月光透着油纸,朦胧地洒进房内,马棚里的驴子,沈书韫唤它“追风”,还是从通县赶来的,此刻也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响,想来大家都睡得踏实又安稳。
翌日清晨。
“大妹子,起床喂肚了!”苏二娘起了个大早,还做了两碗鲜嫩的豆腐脑。
还好采买了该买的食材与佐料,沈书韫习惯性地揪了点葱花,再添盐拌点辣,舀上一勺豆腐脑,随即滑落唇齿间,简直是一场味蕾入侵,无处可逃的满口鲜香!
“我的好二娘,你简直起得比咱家追云还早......”
沈书韫真是太想念这一口,一股脑吸完才想起,这哪儿来的石磨?磨豆子出豆浆,还成了豆腐脑?她一改温柔之象,疾步跨出房门,见院子井旁,正立一架石磨。
头一晚太暗,未曾注意,沈书韫大赞苏二娘能干,石磨都能迅速找见,还安了家!
今日出第一锅豆腐,苏二娘要赶早去西市开卖,而沈书韫则还要继续为牙贴的事奔走。
通县地小,父亲又是当地有名的夫子,沈书韫未曾想过自己独立开书铺,会有这么多程序,从前在阿爹庇佑下安然长大,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真真儿是一切靠自己了。
沈书韫拾掇完,从箱笼里拿出一套文集,便匆匆出了门。
按理说找书行行首,出面做个担保,牙贴的事也就解决了,可第一次登门,沈书韫思量终得带上见面礼,想来都是读书人,所爱的无非就是珍本和孤本。
来到书行,门人传话,沈书韫很快被引至青砖墁地的议事堂,踏进堂内,空气里尚弥漫着一股松烟墨香,对面坐着一个胖硕的身形。
这是行首?
沈书韫福身行礼,随即捧着《朱文公校昌黎集》,指尖摩挲着匣盖上的缠枝莲纹,满含笑意,柔声慢语道,“第一次登门,略备薄礼,还望行首笑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