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二章:名声初显(1 / 2)

加入书签

天际线泛起一抹鱼肚白,给厚重的积雪镀上了一层冰冷的青灰色。

幽州城的城门早已大开。

姜恪站在城楼上,北风烈烈,吹得他玄色的大氅猎猎作响。

他没有看身边同样肃立的徐庶,目光穿透清晨的薄雾,直直地望向北方那条唯一的官道。

他在等。

徐庶拢了拢袖口,手心里也沁出了汗。

他制定了“主动震慑”的计策,可当三百精锐真的深入敌境百里,这位智计百出的谋士,也免不了心绪不宁。

那可是三百条人命,是雍王殿下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城楼下的守军换了一班,连初升的太阳都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将金色的光芒洒满雪原。

就在这时,徐庶的瞳孔微微一缩。

“殿下,来了!”

官道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

紧接着,黑点拉长,变成了一条黑线。

黑线不断变粗,仿佛有无穷无尽的骑兵从地平线下涌出,马蹄踏雪的声音从无到有,从细微到沉闷,最后汇聚成一股撼动人心的雷鸣。

回来了!

姜恪的拳头,在袖中悄然握紧。

当先一骑,正是赵云澜。

他身上的铠甲挂着白霜,眉毛胡须上也凝结着细碎的冰晶,那张冷峻的脸庞在晨光下,透着一股摄人的煞气。

他的身后,是虎豹骑。

他们不再是出发时那沉默的影子,而是一群刚刚饱饮了鲜血的饿狼。

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或深或浅的血迹,那血已经冻成了暗红色的冰碴,与铠-甲的黑色、风雪的白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残酷而壮丽的图景。

他们没有一个人掉队。

更让人心神激荡的,是他们身后。

黑压压的马群被驱赶着,数量远超三百之数,每一匹都膘肥体壮,是草原上难得的良驹。

还有上百头牛羊,被骑士们用绳索牵引着,混乱中透着一股丰收的喜悦。

马背上,鞍前马后,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战利品。蛮族的弯刀、皮袄、号角、还有几个看起来分量不轻的皮袋子。

幽州城门口,早早聚拢来看热闹的百姓,从最初的窃窃私语,到此刻的鸦雀无声。

他们都傻了。

他们见过蛮族来打草谷,见过幽州军被打得节节败退,见过城头染血,见过亲人被掳走。

何曾见过这般景象?

自家的军队,竟然冲到草原上,把蛮子的战马和牛羊给抢回来了!

这不是做梦吧?

“是雍王殿下的虎豹骑!”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下一刻,整个城门口彻底沸腾了。

“赢了!我们赢了!”

“我的天爷啊!快看那些马!都是好马!”

“雍王殿下万岁!虎豹骑威武!”

欢呼声,从城门口开始,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一圈圈地向整个幽州城扩散开去。

无数百姓从家里涌出,奔向城门的方向,想要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幕。

城楼上,姜恪听着下方那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

他对徐庶说:“元直,听到了吗?”

徐庶重重地点头,眼眶有些发热,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臣,听到了。这是民心之声。”

“不。”姜恪摇了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下方那支正在入城的钢铁洪流,“这是力量的声音。百姓只信奉能保护他们,能带给他们胜利的力量。以前没有,现在,我给他们。”

…………

雍王府,议事厅。

赵云澜单膝跪地,声音平稳地汇报着战况。

“启禀主公,三百虎豹骑奔袭百里,于丑时三刻抵达秃鹫部落营地。一刻钟内,破其营,斩其酋首巴图于王帐之前。”

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个用布包裹的物件,双手呈上。

“此为巴图首级。”

侍卫上前接过,打开布包,一颗怒目圆睁、死不瞑目的头颅滚落在地,吓得旁边的几个文吏连退了好几步。

姜恪面色不变,只是抬了抬手。

“辛苦了。伤亡如何?”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赵云澜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激动:“回主公,托主公神物之福,此战我军阵亡一人,重伤三人,轻伤二十七人。皆已妥善安置。”

此言一出,整个议事厅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三百骑对上数千人的部落,长途奔袭,攻破营地,斩杀首领,最后几乎是全身而退?

这是何等夸张的战绩!

徐庶的身体都忍不住抖了一下,这已经超出了他最乐观的预估。

他看向赵云澜和他身后那几名同样挂彩的队率,眼神里充满了敬畏。

【马镫】与【马蹄铁】,竟有如此神威!

姜恪站起身,亲自走下台阶,将赵云澜扶了起来。

“好,打得好!”

他用力拍了拍赵云澜的肩膀,感受着那铠甲下的坚实肌肉。

“阵亡的兄弟,十倍抚恤。重伤的,府库出钱,用最好的药,务必给我治好。所有参战的将士,官升一级,赏银百两!”

“谢主公!”赵云澜和他身后的几名队率轰然应诺,声音响彻大厅。

姜恪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高:

“传我将令!”

“将缴获的牛羊,即刻宰杀,就在城中广场,分发给全城百姓!让所有人都尝尝,这胜利的滋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