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7章 回信,动身前夕(1 / 2)

加入书签

从未表露过对大姐怨恨的弟弟,在信中露了悍气。

郑离惊捏着信笺,看着那一行字,陷入沉思。

弟弟坐在柿子树下,看到大姐到来瑟缩躲避的畏惧,她还记得。

弟弟恢复情智后,面上与谁都和乐融融,但他似乎从未主动与大姐说过话。

大姐离开京都那日,他还自告奋勇的要送一程。

哪怕父母说了不用送,他也坚持。

看来弟弟心里有些事和情绪,一直都在捂着藏着。

力透纸背的一句话,暴露的不止是他的厌恶与怨恨。

还有傻傻那些年岁里,不为家人所知的受到的欺虐。

她抿着唇线稍绷了下颚,用力的折起这封信。

随后拿起两位庶妹的信。

三妹妹定亲了,与之联姻的是魏家嫡次子。

信里表达了没有选母亲所看好的另一家的不安,问二姐魏家可还行。

郑离惊微叹,都已经定了亲还问她行不行,这不废话吗。

魏家能寻伯府一个庶女来结亲,是想凭借他们武安伯府的势,在京中立稳。

从他们积极来结交就能看出来,一家子都是上进人儿。

这上进嘛,是好是坏,得看攻没攻对方向。

五妹妹的信就可乐了,说她手好了,能不能来岳山找她。

只要二姐同意并帮着说服父母,她马上出发来岳山找二姐。

这就是个惦记玩儿的。

她坐下一一回信。

提醒善若“识时务者为俊杰”。

给父母哥嫂报平安,信尾带一句大姐脾气如故,幸好住得偏不扰人。

劝弟弟为建功立业去努力,不要因旧积结,告诉他大姐翻不了浪。

又劝三妹妹安心待嫁,选了就立定心,勿要自寻烦恼。

五妹妹要老实点,京都还未走遍,莫要妄想独自出京。

最后每封信都写上,她月底就回京,勿念。

这一忙乎,一天就过了去。

周寡妇婆媳俩从村里回到道观,说今日谈拢了卖房子的事。

许族长出四十五两银子接手。

房子建时花了五十多两,且前两年才翻新了屋瓦,卖这价钱周寡妇想想都可惜。

但桥头村能出得银子买他们家的人不多。

许族长还是看在有贵人大师帮忙去晦赐福的份上才给这个价。

田地也有人看,明日就商定。

桥头村周氏一族生吃绝户的事在周边已经传开。

好几波人都想要他们家的果山,不愁转不了手。

只是家里有辆牛车他们想留着,到时可以拉些家当迁徙。

还问能不能先把一些家当运到草堂放着,并有一些带不走的想捐给草堂。

当做是凌云观收留他们的回馈。

知慧师太自是同意,“草堂将来会有善田需要耕作,你们带不走的大件农具正是草堂所需。”

像扇谷机和爬犁这些,带不去京都,等草堂有了田地耕种,就用得上了。

“行,那我们就把带不走的统统留给草堂,不便宜那些村人。”

三日后,他们就把家业清盘出去。

三十亩果山因着渡口好几个有钱地主来竞争,卖了个高价,整整卖出八百两银子。

这笔钱银出乎周寡妇一家的意料。

再加上良田二十亩卖了一百七十两,还有房子的钱,加起来过千两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