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十七章(2 / 2)
跑堂的机灵,一个眼神就立刻小跑过来:“客官,您吩咐?”
崔恪语气平淡:“温一壶‘玉泉春’来,要温透。”
跑堂的应声去了。
季琢玉神游天外,突然听到崔大人让煮酒,她猛地回神,怀疑自己听错了。
倏地坐直身体,眼睛瞪得溜圆,难以置信地看向崔恪。
崔恪脸上没什么表情,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侧脸避开她灼灼的目光。
“大人?”季琢玉声音里带着惊喜和不确定。
崔恪放下茶杯,抬眼看她,目光平静,淡淡说了一句:“少饮些。”
“是,多谢大人。”季琢玉笑靥如花,眼底的失落一扫而空,亮晶晶的眸子闪着光,连声道谢。
她比窗外树枝上的喜鹊还要雀跃。
很快小二将一壶温得恰到好处的“玉泉春”端了上来,酒香被热气一激,醇厚诱人。
季琢玉小心翼翼地给自己斟了小半杯,捧在手里,凑到鼻尖满足地嗅了嗅,才小口小口地啜饮起来。
温热的酒液滑入喉咙,驱散了浑身的疲惫,眯着眼睛,微微扬起下巴,脸上尽是满足的惬意。
崔恪看着她这副心满意足,小猫偷腥似的模样,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只不过就一瞬。
他垂下眼帘,继续慢悠悠地喝他那碗早已凉透的粥。
崔十九在一旁,默默给自家大人添了杯热茶,嘴角憋着一丝了然的笑。
他今日也是沾了季姑娘的光,能喝上大人亲自让小二端上来的这壶“玉泉春”,从前离开长安查案,可没有今日这种待遇。
一行人吃过午饭,上了马车,不一会儿便到了长安城。
大理寺衙署后院。
崔恪背上的刀伤尚未痊愈,但已能下地行走,只是动作还需小心些。
众人刚安顿下来,便有仆人来报,说原先负责崔大人饮食起居的厨娘,前几日染了风寒,告病回家了。
站在一旁的酒爷捻着几根稀疏的胡子,慢悠悠地道:“大人这伤,身边没个细致人照料饮食汤药可不行,依老朽看,季姑娘……哦不,季公子,”他看了眼季琢玉身上那身半旧不新的男子常服,改了口,“心思细,手脚也麻利,又识文断字,懂些医理,留下来照顾大人起居,最是合适不过。”
话音刚落,崔十九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声音都拔高了:“不行,绝对不行。”
他急赤白脸,“酒爷你明知道季姑娘是……”后面的话他憋住了,眼神使劲往季琢玉身上瞟,意思再明白不过。
季姑娘是女儿身,怎么能贴身照顾少卿大人,传出去像什么话。
季琢玉心里想着几日未回长安城,话本铺子肯定又添了新话本子,价格肯定不低。
一听能留在大理寺干活,眼睛一亮,这下买新话本子的钱有着落了。
她清了清嗓子,故意粗着点声音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