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压岁钱(1 / 2)
用完了早膳,康熙赶场午膳,后妃们各自回宫,等到晚膳再聚。
再聚的时候,大家可就清醒许多了,中间夹杂着歌舞表演,气氛更为热烈。
筵席先上饽饽,满族把一切干粮类的食物都叫做饽饽,这类食物只要是为了满足渔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或者征战的需要。
即便入关后,这些饮食特征也保留下来了。
摆上桌子的有芙蓉糕、打糕、苏子叶饽饽、酸饽饽等等各式各样的点心,材质多为米面、粘米面,其主要特征是粘食、甜食。
尤其是在这时候,蔗糖十分珍贵,所有的点心都会比现代的东西要略微甜点。
除了饽饽,康熙还另外吩咐了转宴,桌上的水果由上位向下位转动,让所有人都能尝到。
东西先到了雅尔檀的桌上,梨、苹果、柿子、橘子各一份,切成一口大小,用短银签插好,取食方便。
大冬天,新鲜的蔬果很受人欢迎,连雅尔檀这后世之人也免不了俗,她取了苹果和柿子各一份,就让人往下传。
有些水果会氧化,挑挑拣拣等到了后面人手中怕是卖相惨淡。
能送到皇宫里且保存到现在的水果,多是耐储存的,比如说苹果,比如说柿子,入口依旧是脆甜多汁,令人回味。
苹果是哪里的,雅尔檀猜不出来,但她知道柿子是房山的磨盘柿,也是贡品。
曾有诗人张仲殊《咏柿》中赞美“味过华林芳蒂,色谦阳井沉朱,轻匀降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大概就是如此了。
至于歌舞表演,不只是后世看到那种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古典舞,而是以满族的舞蹈为主。
满族的舞蹈,用通俗点的说法就是??跳大神。
如果雅尔檀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一幕,大概率会笑出声,因为看着真的很像是在张牙舞爪。
但在现场近,可以距离观察,刚健有力的动作,起转优美的姿态,模仿狩猎、庆典的动作,再配合感染力十足的音乐,很容易就让人情绪激昂,身临其境。
雅尔檀靠着椅背欣赏得很认真,这种带着仪式的舞蹈放在现在也算是一种非遗文化吧,说不定在历史的变迁中还失去了一部分,现在能看到原滋原味的东西,可不得珍惜嘛。
再者,无论能不能欣赏其中的美感,这种纯粹的热闹也是很吸引人的,伴随着音乐,使人精神放松,气氛和融,好似这一屋子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吃完饽饽宴,还有后面的酒宴,鸡鸭鱼豚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还有野猪、关东鹅、羊、鹿。
且,还有小肚子、大小猪肠。
如果以为宫里的贵人们不吃内脏,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他们不仅吃,还吃得花样挺多的。
当然,御膳房出品,定然是色香味俱全。
雅尔檀就很喜欢吃猪肠,吃的最多的便是白肉血肠,白肉肥而不腻,血肠鲜美细腻,底部垫着爽口的酸白菜,蘸料可自行搭配,多数都用腐乳、韭菜花酱、蒜泥,她每次还会加点辣椒油。
如今辣椒并未普及,但也有少量的种植,雅尔檀在家之时就在自己的院子种了一小片,表面上是观赏植物,实际上则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想到这儿,雅尔檀就有点心痛,不知道自己进宫后,那片菜园,不,花园,还有没有人打理。
算了,明儿乌希哈来了,她问问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