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1 / 2)
郭柔呵着手从外面进来,看见子桓正在看书,道:“外面真冷。你怎么回来这么早?”
曹丕放下手,拉住她的手往怀里暖和,一同坐到榻上,问:“来人,送杏仁羊乳来。你们堂客这么晚才散?”
“听族里的老人说话。”郭柔靠近了,闻不见一丝酒味,笑道:“啊,你今天没有喝酒?”
桃叶送来一杯羊乳,郭柔抽出双手,曹丕将自己温暖干燥的手覆盖上去,郭柔就着小口喝起来。
他道:“只喝了两三杯,才换过衣裳。对了,刚才有人送两摞样书来。”
说着,自去取了两本,郭柔放下玉杯,欣喜地接过,油墨香味扑鼻而来,惊喜道:“前儿还说油墨不好,怎么就好了?”
她迫不及待地翻看,只见薄薄一册,封皮上书“千字文”,纸张对折,开口向内,字迹朝外,右缘用麻线缝上,约莫二十多页,字形横细竖粗,赞道:“这与我想象的一样。”
说罢,又翻看另一本,是前者的三倍厚,封皮写着“基础算术”,同样的装订,同样的字迹。
曹丕笑问:“书装得好,只是内容太简单了些,丽奴启蒙仿佛用不到这些。”他现在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教丽奴背诗,正式开蒙时,或许用这书,或许不用。
郭柔朝曹丕一笑,靠过来,拿书与他共看,说:“两月前,司空赐了我土地奴婢。有你在,我哪里用得着这些。思来想去,准备办个慈幼堂,收养孤儿,教他们认字种地纺织。你说好不好?”
曹丕听了,笑道:“你可能么?这不同于施粥,春来就结束了,是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耗费粮帛不计其数。”
郭柔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想把世家娘子、宗亲娘子,还有那些将领娘子,都拉进来,或出钱,或出力,或出人,把架子搭起来。
那些孤儿十岁之前以学习为主,十岁之后半工半读,或种地、或养植、或织布、或学手艺,大约能养活自己。成丁之后,分列郡县,就是编户。
再者,有天资聪颖的人,给予禀食,供其读书,培养成才。我想对于这样的孩子,司空大约是愿意资助的。”
曹丕听到这里,噗嗤笑出声,道:“你赚钱厉害,花钱也厉害,还盯上阿翁。幸好,没盯上我。”
郭柔也笑了,两人对让曹操出钱的原因心知肚明,她又道:“慈幼堂真办起来,我想让君姑挂个名。”
曹丕笑道:“哦,阿母也没跑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