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章(2 / 2)
曹丕道:“我?我也要去?”
郭柔点头,道:“丽奴再过两三年就要启蒙了,我想求蔡娘子编一本启蒙的书籍。”
曹丕道:“家中已有启蒙的书籍。还有,为何去求蔡娘子?邺城的名士大儒做不得?”
郭柔道:“《孙子兵法》所用字七百有余,《老子》不超九百,我想着若是能识得一千余字,辅之汉字六书,不说能读文章,起码能看懂告示。”
曹丕笑说:“丽奴不需这个。”
郭柔笑了,道:“就问你去不去,这事要你帮忙编辑,调整韵律。”
曹丕道:“去,怎么不去?”
到了那日,二人将丽奴送至卞夫人处,一起去了蔡琰府上。蔡琰早得了帖子,仆从引曹、郭进门,见过礼,分宾主落座。
寒暄后,郭柔笑说:“蔡娘子公务繁忙,本不欲打扰,只是这事非娘子不可。”
蔡琰道:“我本薄命之人,怎敢当这话?”
郭柔看了眼曹丕,曹丕接道:“幼子曹正过两三年就要启蒙,听闻蔡中郎教导有方,便请蔡娘子编一本蒙书。”
蔡琰道:“公子谬赞了,琰才学浅薄,怎敢编书?家父曾做《劝学》数篇,我默予公子。”
郭柔忙道:“蔡娘子,虽汉字浩瀚,然而《孙子兵法》用字不超八百,《诗经》用字一千有余,连日常话语常用字也不过几百,因此我想能不能编一册蒙书,将常用字涵盖了。
学完这些,便是以后不读了,至少能看懂告示,将文章读得七七八八。别人或用力于词赋,不屑为此小道,思来想去,唯有蔡娘子能做此事了。”
蔡琰沉吟半响,摇头道:“非我不愿,而是精力不及。”
郭柔劝道:“我知此事非一人之力。蔡娘子先听我的想法,再道可行不可行。”
蔡琰道:“郭娘子请讲。”
郭柔娓娓道来:“我想先挑出常用的一千字,然后以韵语的形式成文,文要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掌故、飞禽走兽、农牧田猎、仁义智信等等。总之,既要实用,又要教化百姓,还要朗朗上口,便于记诵。
这字从何来?一从典籍如《孔子》《孙子兵法》中来;二从朝廷告示中来;三从士农工商口中来。从三者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