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2 / 2)
兄弟二人…
“你的地盘?”崔恪薄唇微启,声音轻得像叹息,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处是你的地盘?”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杨大牛身后那艘挂着“杨”字旗的货船,以及船上那些因冲突而停下手中活计、惊疑不定望过来的船帮汉子们,最后又落回杨大牛脸上。
“少帮主若执意阻挠公务,妨碍本官查案……”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的威胁,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压迫感。
季琢玉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杨大牛被他看得心头一凛,那股子蛮横的气焰像是被戳破的气球,泄了一丝。
民不与官斗,杨家船帮几百号人,他身为少帮主,不能不顾及兄弟们的性命。
他揽着季琢玉肩膀的手,不自觉地松了些力道,缓缓将手放下。
季琢玉趁机用力挣脱了杨大牛的臂膀,往崔恪身边挪了半步,低声道:“大牛哥,崔大人说的是,我……我确实有公务在身。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等……等办完事,我再去寻你。”
杨大牛看着季琢玉躲到崔恪身边的动作,又看看崔恪那副冰山般护食的姿态,再看看崔十九那几乎要喷火的眼神,一股邪火和憋屈堵在胸口。
他狠狠瞪了崔恪一眼,从鼻孔里喷出两道粗气。
“行,好兄弟,你……你跟他走吧。”他指着崔恪,咬牙切齿,“但记住大哥的话,在这江南地界,有事就报我杨大牛的名字,哥罩着你。要是有人敢欺负你……”
他意有所指地剜了崔恪一眼,“哥跟他没完!”
说完,他猛地一甩袖子,像头被激怒的公牛,气冲冲地转身,对着那群看呆的手下怒吼:“看什么看,干活去,都他妈给老子麻利点!”
吼声在码头上空回荡,带着浓浓的不甘和憋闷。
崔恪不再看他,与他而言,杨大牛的一言一行不过是无关紧要的闹剧。
他微微侧头,目光落在身侧季琢玉略显苍白的侧脸上,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走了。”
他率先转身,季琢玉快步跟上。
崔十九摸摸后脑,疑惑地看向杨大牛,此人野蛮又蠢笨,怎得一口一个玉兄弟喊着季姑娘。
方才两人勾肩搭背,崔大人的脸色甭提多难看了。
崔大人之心,天地可鉴,偏偏季姑娘不见。
他虽心里有旁的想法,可如今知晓了大人的心意,他只能将心中的想法压下去,季姑娘不是他能相配的……
江南道府衙的人早早等在外面,候着长安来的大官。
为首的江南道陆长史头伸出二里地,年约五旬,穿着青色圆领官袍,双手不停地摆正头上的乌纱帽,生怕自己哪儿不得体。
站在他身后的是本地司马,还有参军,最后是府衙的老吏。
“哎哟,这位就是崔大人吧,下官老远瞧见,便觉得金光闪闪,恍如神人现世,今日得见崔大人,下官死而无憾了。”
陆长史脸上堆着笑容,深深作揖,腰弯得几乎要遮断。
“久闻少卿断案如神,明察秋毫,今日得见真颜,果然龙章凤姿,气度非凡,实乃我大唐之柱石,社稷之栋梁啊!”
奉承的话,随口酒说出口。
眼前这位崔大人,可是长安城来的大官,太子太傅亲孙子,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他心里想着如何巴结一番,好早日升官,也到长安城去瞧瞧。
他身后半步,站着一位身形干瘦、留着山羊胡的绯袍官员,乃是本地司马周文清。
他脸上也挤出笑容,附和道:“陆长史所言极是,崔少卿少年英才,威震长安,能莅临我江南道,实乃本地百姓之福,下官等之幸啊。”
语气虽不如陆孟德夸张,却也满是逢迎。
崔恪面色不改,如若未闻,淡淡道:“陆大人,你与我父亲是同窗,我该称呼您一声陆伯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