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什么(2 / 2)
费力气的翻地已经被刘润军弄好了,经过一天的暴晒,病虫害也杀得差不多,今天得赵秀雯要去做的是,把已经翻了的地修理平整,把原来的一垄地分成两半,也就是两垄地。
她打算用两种农作物来进行试验,这就需要用到了两块地。
赵秀雯出门时特定带了锄头和松土铁耙。
这是干今天的活必须用到的两个工具。
翻过的地会变得高低不平,这边凸起一个小土丘,那边陷进去一个土坑,直接拿来耕种是不行的,必须经过修理平整。
先用锄头把已经翻好的地陇起来,简单堆积出四条边,形成一个形似长方形的地块。长方形初见雏形后,再使用松土铁耙抚平表面上凸起来的土丘,或者填埋凹进去的土坑,让参差不齐的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长方体就出来了,也就是农村里习惯说的一垄地。
对种地业务熟悉的人来说,轻轻松松就能把地修整出来的完美状态。然而经过赵秀雯这种生手修整出来的两垄地,面勉强算平整,四周可以说毫无线条感可言,歪歪扭扭的,像是画画之人手抖下的作品。
但赵秀雯倒是对自己的杰作感到非常满意。
因为她只花了一个早上就搞定这两垄地。
这是她第一次,独立,完整地做完一件与种地有关的事情。
怎么会不满意呢?
再晒半天,明天就可以正式耕种了。
把地里的活给忙完了的赵秀雯,回到家里,继续帮忙陈玉珠捣鼓编织物。
同时也开始在思考,自己到底要种什么东西。
种什么作物才能更清楚地显示液体的效果呢?
稻谷是赵秀雯第一时间排除在外的农作物。
在这个年代,私人根本没有农田可以种稻谷。
而且这个活也没办法偷偷摸摸,一旦被发现,那可是要拉去开批斗大会的。
她可没这么个胆量挑战政策。
没怎么经过思考,赵秀雯就敲定了红薯。
原因无他,红薯容易耕种也容易打理,对于她这种料理不来太精贵的农作物的初学者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第二个,赵秀雯拿捏不准是种土豆、花生,还是黄瓜。
这三样都需要有“种子”。
家里目前都没有。
拿不准主意的赵秀雯,忍不住问陈玉珠,
“妈,你觉得有条件的话,土豆、花生、黄瓜,种哪个比较好?”
陈玉珠没想到赵秀雯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她低眸思考一会才说,
“就单纯的粮食来说,肯定是土豆好,煮熟就能吃,还抗饿。但花生能卖钱,也能换油。花生油多宝贵和稀罕啊!只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