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 苏伊士水道计划(2 / 2)

加入书签

此时有些人也冷静了下来,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刚刚20岁,而那份画像上的男人至少有五六十岁。

“妈的!我们被骗了!”

“我们的政府怎么总是喜欢做这种让人不齿的行为?”

“你怎么知道是伦敦政府做的?”

“他们这样做的次数还少吗?”

大街上,英国政府雇佣的人还在忙着带节奏。

“嘿!看看!哈布斯堡家族的血统纯度和脑容量刚好成反比。我很怀疑他们觉得地球是方的!

我要吃团子!”

本来还有一群人兴致勃勃地观看,但很快民众们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

“该死的骗子!”

“侮辱别人不能让你显得高大!”

“别想再愚弄我们!”

约翰·罗素深知很多时候真相对于民众来说并不重要,先入为主的观念足可以决定民心的倒向。

弗兰茨想说先入为主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快速反转。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跌宕起伏才能深入人心。

英国政府本想通过丑化弗兰茨、矮化奥地利帝国取得在国内的决定性优势,但很不幸奥地利帝国在伦敦有很多朋友,而且弗兰茨十分重视伦敦的情报组织建设。

Fate stay night这家酒馆可是在伦敦开了很多年的,他们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应急预案。

消息只用一天就传到了维也纳,弗兰茨自然不会任由伦敦政府抹黑,他立刻下令反制。

当消息再次传回伦敦时奥地利帝国情报人员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只有英国政府还在做着美梦。

这样的方式本就只对底层人有用,毕竟《花花公子》杂志在英国上流社会的传播极广,而且上流社会的人大多数对这种低级的抹黑不感兴趣,甚至部分贵族还会感到反感。

唯一能接受的可能就是一些与奥地利帝国存在矛盾或者竞争关系的商人了,他们可是巴不得奥地利帝国早点完蛋。

结果英国政府的一番操作下来,反而把弗兰茨的形象给立了起来。而在上流社会中弗兰茨一直都是那些贵妇、小姐心目中的最佳情人,这一次则是彻底全民化了。

兰斯当侯爵想要更进一步的梦想自然也随之破灭,约翰·罗素则是在考虑彻底关停《泰晤士报》和《太阳报》。

这两家报社实在是太坑人了,简直就是两个卖国贼。

不过议员们可并不答应,毕竟《泰晤士报》和《太阳报》的收入可是实打实的,而且可以充当他们的黑手套。

约翰·罗素虽然不是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那样的弱势首相,但他也没强势到可以无视议员们的意见。

如果约翰·罗素真有这个本事,他之前也不会黯然下台。

这段小插曲最终由英国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结束。

回到英国人的计划本身,深5米,水面宽度25米,最大安全通航上限1200吨的运河。

首先,由于无法通行大型战舰战略价值会十分有限。

其次,无法通行大型货船,甚至无法双向通行,这样的运河商业价值也十分有限。

只要随便发生几场“事故”就足够让整个运河系统崩溃,战争期间同样可以用几艘破船就将其堵死。

弗兰茨还能列举出这个方案的无数个弊端,如果真这样执行,那这条水道修不修对欧洲诸国来说意义不大。

通航能力实在太差,就连奥地利一国的需求都很难满足。

“诸位,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应该先让苏伊士运河通航。这样可以先回笼一部分资金,然后再慢慢扩建。”

英国代表威廉·弗劳德说道。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英国人在捣鬼,各国的代表团中有不少专业的工程师,这些人都知道一旦海水进入运河,再想要扩建的难度就会成几何倍数增加。

不过资本总是逐利的,大多数时候目光短浅只看眼前的利益。

人数最多的小股东们立刻就被威廉·弗劳德抛出来的计划吸引了,他们不像国家和大财团一样顶得住压力,他们手中的钱本来就不多自然是急于回本,英国人也是利用了他们这种心理。

“我提议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未来。”

没听错,英国又要开始玩民主了。那些小股东们也知道自己不是大股东们的对手,现在有英国人牵头,他们自然要团结起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这些人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很不幸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并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决议所能解决的。

“决定苏伊士公司未来的不该是大多数股东,而是持有大多数股份的人,否则我们还买股票干什么?

又或者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国民每人发一份,恐怕到那个时候在座的才是少数人吧。”

奥地利帝国代表理查德·梅特涅起身说道,他本该作为法国大使留在巴黎。不过弗兰茨和拿破仑三世做了一笔秘密交易,所以理查德·梅特涅便随之来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总部。

“你们奥地利帝国太霸道了!”

“那你们倒是多出点钱。”

开玩笑两年别说回本,连回头钱都看不到的投资项目,哪有几个民间资本会继续投钱。

“没钱就把嘴闭上!”

理查德·梅特涅作为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的后代也继承了其外交方面的天赋,而且理查德·梅特涅要比他父亲幸运的多,此时的奥地利帝国可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帝国,完全可以作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深5米,宽25米的小水沟能做什么!1200吨的货船,卖给一家航运公司还差不多,地中海地区这么多国家,所有的船都在这条小河沟里走不得挤死?”

“梅特涅先生,理论上讲这条运河可以通行一万吨的航船.”

理查德·梅特涅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

“你也知道是理论上讲。你跟你上司老婆上床时知道用羊肠,你为什么不用钢管。

是你买不起吗?还是你不够硬?”

威廉·弗劳德立刻涨红了脸,但又发作不得。一方面理查德·梅特涅是奥地利帝国的官员,另一方面后者说的也是事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