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172章 规劝(2 / 2)

加入书签

“与张巡颜杲卿相比,草民什么也不是。赋诗作文也许还行,领兵打仗实在不行。”李白连连摇头道。

“作为本王的参谋总是可以吧?”永王笑道。

“这个……”李白眼光不觉飘向内室门口。

“李翰林惧内?”永王说笑道。

“非也!”李白脸红脖子粗,赶紧否定,“草民觉得,自己不擅长,恐怕指导失误,会误了王爷的大业!”

“本王都不怕,你怕什么?”永王朗声道,“李翰林,虽然本王知道你出身富商巨贾之家,不缺少银钱,但是,父母有钱,羞于张口;兄弟有钱,无法常借。你隐居山林,清闲度日,总少不了为油盐发愁吧,这五百两金子,权当本王的见面礼,还请李翰林莫要嫌少,快快收下。”

永王示意两个军士把紫檀木箱子奉上来,打开箱盖。

李白见了,连忙摆手,拒绝道,“使不得,使不得!王爷屈身前来,已经令草民恩宠无限,哪里敢收下王爷如此厚重之礼。”

“区区小事,何必挂齿。”永王吩咐军士退下,责问道,“想当年,李翰林在宫中,没少得到父皇的赏赐吧,今日为何要拒绝本王的见面礼?”

“常言道,无功不受禄,草民未曾给王爷效力分忧,怎么能胡乱接受黄白之物?”李白有些难为情。

“本王说了,这是见面礼!本王一直仰慕李翰林的才学,今日得见,实属难能可贵。一点心意,还望李翰林不要拒绝。”永王再次强调道。

“问题是,五百金,太过于厚重,请恕草民不能接受。”李白执意不要。

“李翰林可能不知,本王正在江陵招兵买马,集结荆襄军东下,意图消灭北方叛军,然荆襄距离幽州,路途遥远,中间还有叛军阻隔,无法抵达。本王想要沿江而下,沿海北上,从水路奇袭范阳叛军老巢。荆襄之地缺少船只,无法把将士和粮草运送过去。本王听闻你有兄弟在峡州和江州从事舟船转运,可否帮本王一个忙,与他们商量一下。这本是军事机密,不愿为外人道,然李翰林执意不收,本王就不得不说出来。”永王灵机一动,侃侃而谈道。

“国难当头,平叛为重,黎民百姓自当服从国家需求。我相信,兄弟二人断不会拒绝王爷征用舟船。既然是这样,那草民就收下礼金,代兄弟向王爷表示感谢。”李白顿悟,当即表态道。

“李翰林深明大义,实在难能可贵。本王佩服。”永王进一步说,“既然你前往征用兄弟舟船,总要有个身份才行。本王思索着,李翰林在朝廷红极一时,满朝文武皆知,声名早已灌耳,至少应该授予一个江淮兵马使的官职,这样来往于吏民中,行事可能会方便些。”

“江淮兵马使?”李白闻之大惊,慌忙谢绝道,“不妥不妥!草民哪里有这本事,兵马使要领兵打仗的,江淮乃朝廷财赋重镇,兵马使更是责任重大,万万使不得,草民恐不能服众也。”

“韦郎官现为行军司马,以李翰林的学识和威望,你总不能低于韦郎官吧?”永王看了看韦子春,又看了看李白,思忖片刻道,“要不,你就担任江淮兵马都督府判官吧!这是文官,常伴本王左右,出谋划策,为本王解忧办事,总可以吧?”

“这个……”李白再次将目光飘向了内室门口,迟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