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6章 山河破碎(2 / 2)
李史鱼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能怎么反抗,怎么挣扎?
最好的法子就是三缄其口,什么也不说;自缚手脚,什么也不做了。
说了,良心上过不去坎,认贼作父,为虎作伥,有违儒家礼仪思想。
做了,在安禄山的白色恐怖通知下,极有可能瞬间人头落地,脑袋搬家。
不说不做,倒是减少存在感,安禄山及其爪牙也不知道你的心里究竟想的啥。
当安禄山在他的面前,高举着一份伪造的书信,高呼着,受皇上委托,南下长安洛阳清君侧,诛杀杨国忠一帮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时,李史鱼很清晰地认识到这不过是安禄山反叛的借口吧了,实际上,他就是拥兵自重想要夺取李唐的江山。
可是,这有什么用。看出来还不如不明白,至少人家糊里糊涂地还没有生命之危,他一眼洞察了安禄山的真实目的,稍有忤逆之色,随时有可能被安庆绪之流看出来,拉出去砍了。
谨小慎微的李史鱼,面对着群情激昂的燕赵大军,耳朵里充斥着“诛杀杨国忠”的口号,心里只有惴惴不安,别的什么也没有。
既然不反对,那么安禄山就可以认为你顺从了他的意志,决心跟他一起反叛。
于是乎,口号喊过后,安禄山当即召集六人组扩大会议,邀请李史鱼和独孤问俗等人参加这次会议,不再是商议是否反叛的问题了,而是直接组建新的权力中心,颁布进攻命令,委派作战任务。胆敢不从,后果自负。
李史鱼在这次内阁扩大会议上,直接被任命为刑部侍郎,一个正四品的官员,专门负责司法审讯,不仅与他曾经在御史台担任监察御史的经历相吻合,而且与他的耿直性格也相一致,专门用来审判那些背叛反对安禄山的人。
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你想背叛反对都没有机会!总不能一边审判别人背叛,自己私底下也背叛吧!
独孤问俗要比李史鱼安稳的多,可以说,几乎没有思想斗争。
有的只是短时间的震惊。震惊过后,什么心里包袱也没有。
为何如此?道理很简单。独孤问俗原本就是关陇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后裔,深受先祖独孤怀恩的遗毒影响,一直被李唐朝廷打压,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早在心中积攒了大量愤懑之情,正愁无处发泄,现在好了,安禄山反唐,刚好趁着这股势头,好好舒出一口恶气。
反正不反叛,没有机会;反叛了,说不定就此奠定了独孤家开国重臣的地位,从此以后,子子孙孙都可以得到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
独孤问俗原本在洛阳权利地位什么都没有,只是来了幽州,才得到安禄山的提携重用,有了权力地位,有了妻儿财产,一跃成为幽州都督府的判官。如果离开安禄山,自己再次重返赤贫状态,什么也没有,只有傻瓜才会那样选择。
更何况,起兵后,独孤问俗已经被安禄山任命为礼部侍郎,一来让他这个了解皇室礼仪的人来制定规章制度,是人才专用;二来专门用他来对付李唐朝廷的皇子皇孙,这招不可谓不阴毒。
安禄山深知,独孤问俗恨透了李唐皇族,让他负责处置李唐皇族,一定会心狠手辣,不留遗憾。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儿,作为草台班子的安禄山伪政权中的一员,李史鱼和独孤问俗也被委以重任,跟随大军南下。不过,两人的分工有所不同。
李史鱼是文人,他主要作为幕僚,提供咨询。独孤问俗文武兼备,当然可以带兵打仗,也可以提供咨询。
叛军一路高歌猛进,在整个河北道几乎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挡,短短二十天,就已经推进到黄河岸边的河阳城。
其间,有一个人物不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