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104章 婆利国(2 / 2)

加入书签

对于第二种制假方法,通常采用手搓细捻法,如果手感粘重细腻,而且香气转瞬即逝,无疑就是假的。

龙涎香更加贵重,**者更多,手段也花样翻新。通常有三种制假手段:其一,在鱼脑胶中加入木香粉;其二,把琥珀粉加入树脂中;其三,将其他香料加入蜜蜡中。

因为龙涎香堪比黄金,所以,检测手段也更加严格。对于第一种**方法的检测,就是取样少许加热,样品立即融化,而且还不会产生蓝色烟雾;对于第二种**方法的检测,就是放入水中,样品当即沉入水中,如果取样燃烧还能闻到浓重的松香味;对于第三种**手段的检测就是用手揉搓很容易成为齑粉,而且没有鲸鱼腥味。

所以,在室利佛逝,当船家问,谁需要在那里购买龙脑和龙涎香时,很少有人回应。仅有的一个人,下船购买香料,也是神秘兮兮的,看到贾荼跟踪,立刻警惕起来。贾荼被警告后继续跟踪,人家就以为他是来自市舶使的人,专门过来查验香客的进货渠道是否**,不收拾他才怪哩。

在婆利国弃舟上岸,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

**迢迢过来,不就是为了婆利国的香料和珠宝,大家一拥而上,迅速散入婆利国的香市和珠玉市,不见了踪影,生怕去晚了,采购不到上好的龙脑和龙涎香。

兰舟上还有的商旅与香客不同,他们不是来采购香料的,而是来售卖大唐瓷器和布匹的。这些人就从容许多。

尤其是瓷器客,需要把那些装入船底的瓷器,一件件搬上岸。瓷器是易碎品,经过长达半年的漂洋过海,好不容易才抵达婆利国,怎能舍得它们碎掉。

瓷器客指挥着昆仑奴们小心谨慎地搬运,甚至自己亲自上手搬运精美细瓷,忙得不亦乐乎。唯有贾荼主仆二人比较例外,既没有像香客那样慌忙下船直奔香市,也没有像瓷器客们那样忙着搬运瓷器,甚至也没有丝绸客们手中的布匹。仅仅拎着一个小布包,任凭谁都能看得出,里面装着大约几百两银子。

船家有些好奇,遂问道,“哎,小郎子,途中,你急不可耐,三番五次地冲下船,想去一探究竟,真的到了婆利国,你倒是不下船,你们该不会是初次来婆利国,拿着银子不知道采购些啥吧?”

“你管的着吗?”贾荼没好气地怼呛道。

“瞧你这人,老朽好心想给你指点迷津,生怕你被婆利人坑骗了,你倒好,毫不领情。那行,你们快走吧。我们要在婆利国停留十天时间,等到瓷器全都搬出去,我们就要让婆利人来清洗船舱了,你们必须上岸。”船家催促道。

“不用你催,我们会走。”贾荼站在甲板上朝四周张望,希望能够看到邵兴和薛嵩他们俩。可是,他望眼欲穿,也没能看到。

实在无法,只好漫无目的地走上了岸。

婆利国气候湿热,婆利人身上除了遮羞外,基本上都是赤裸着,这些人被太阳晒得黢黑油光,与大唐人差别很大。即便唐人混入人堆里,也能一眼找出谁是唐人。

贾荼主仆二人上岸,跟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