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050章 雇凶(1 / 2)

加入书签

时间拨回到此日清晨,舒恪早早醒来。

其实,他一夜未眠。

舒恪有个生活习惯,只要遇到大事,总是精神抖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从睡梦中惊醒。这也许是在早年贩盐那种颠沛流离的惊险生活中养出来的习惯。

那时候的舒恪,身无分文,胆大包天,过着刀尖上添血的生活。

身上背着沉重的盐袋子,经常被官军追杀拦截,饥不择食,夜宿荒郊破庙。正是靠着这份与生俱来的机警,他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即便后来,日子过好了,舒恪依然如此,只要遇到决定人生的大事件,他的头脑就会高度紧张,异常清醒。

如果说,从东院回来后的舒恪,情绪失控,甚至说出一些几乎崩溃的话语,那么,当贾菪提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险中求胜后,舒恪精神亢奋,突然变回到年轻时的模式。

他并不像贾菪那样,凭着一分激情和豪情去做事,而是认真地分析这件事的可行性,以及这件事由此带来的可能性后果或者好处究竟有多大,值不值得冒着身家性命搏一回。

在舒恪看来,贾菪说得没错,马光谦突然来到扬州,跟上次莨菪案一样,应该是收到了马凌虚的飞鸽传书。

他之所以日行千里赶过来问罪,绝对不是批评舒赋两句就可以翻篇。这一点,从他的面部表情和说话语气可以清楚地感知出来。

马光谦用了“必须准允和离”的语句,说明了他已经做好了撕破脸的思想准备,愿意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不可控后果,非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可。

即便自己说出,“我死,也要拉你垫背!”这句话时,马光谦丝毫无惧,竟然呵呵笑了几声。由此可见,他已经下定决心要状告官府准备围剿齐云山私铸窝点了。

如果连这个局势都猜不透,那就不叫舒恪。如果继续坐以待毙,那就是天下最大的傻子。

做出如此判断,决定绝地反击后,舒恪当即想到了三点。

其一,让管家安排酒席款待马光谦,制造赔礼道歉的假象,暂时稳住马光谦。

其二,让贾菪偷偷回到衙城,联合父兄,寻找刺客,行刺马光谦。

其三,自己赶紧潜入齐云山私铸窝点,快速清除一切私铸痕迹,带上金银细软,转移他地,以防官府抄没。

如此一想,舒恪思路顿时清晰。

他当即叫醒了贾菪,告知了她自己的全部计划,做出了安排。

贾菪当即表示同意,简单收拾后,谁都没说,即刻乘坐轿子回到贾府。

具体来讲,她并没有真的回贾府,而是去了衙城东门外,找了刁秧。

为何?道理很简单。贾菪知道,这是掉脑袋的事情,自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舒家的人,死是舒家的鬼,已经深度绑定舒恪,没有回头机会,只能跟着舒恪一条道走到黑。可是,贾府就不同了,不能沾染此事,否则,上了贼船,必定跟着完蛋。

虽然贾菪对舒恪说,回家跟父兄商量,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回府,而是沿着邗江北上到衙城南门后,立即换乘一辆轿子,折向东,顺着城墙跟,一路走到东城门的刁秧家附近。

她没有进屋去找刁秧,而是在附近的茶舍坐下喝茶,暗中盯梢刁秧的进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