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3章 齐云山私铸(2 / 2)
随着大唐帝国经济的不断繁荣,所需钱币越来越多,而铜矿的开采数量有限,市场上对钱币的需求大增,钱币的缺口越来越大,私铸现象再次泛滥成灾。
即便朝廷严惩,照样有人铤而走险。原因无他,利润太大,大到你不敢想象的地步。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这些恶钱大多在江淮一带生产,有的藏身在深山老林中,有的藏身在湖中小岛上。只要朝廷用新的钱范铸钱,奸猾之人必能用陶土复制出钱范,进行私铸。翻砂法发明后,私铸更加简单便捷,只要把一枚钱币作为模具,开出模子,浇灌铜水,冷却后打磨成型即可。
官方为了钱币的权威性,自然是足量用铜;民间铸造钱币,肯定是偷奸把滑,不仅掺入铅锡,甚至是铁等其他金属,而且还体格偏小,厚度不足。
这些恶钱大量流入市场,迫使朝廷不得不启用良币兑换恶钱,最初一枚良币可以兑换五枚恶钱,到了后来,竟然滑落到一枚良币只能兑换两枚恶钱。即便如此,还是大有利润,而且还有官方背书,这就给不法之徒提供了私铸铜钱的机会。
舒恪就是这些私铸恶钱的不法商人之一。
前面讲过,舒恪祖上是盐户,长期在楚州涟水县煮海为生;到了他这一代,好逸恶劳,胆大包天,先是贩卖私盐,经常游走在生死边缘,被官府追杀,走投无路后,不得不走上攀附扬州盐铁使以获取盐引从事正经买卖的道路。
但是,朝廷对盐场控制很严格,正经生意获利甚微,不能满足舒恪的贪欲,奉行富贵险中求的舒恪,岂能安于现状,很快就瞄上了私铸恶钱的生意。
私铸恶钱,技术含量不大,几乎没有门槛,关键是风险太高,一旦被朝廷发现,不仅本人**,妻儿老小全都罚没为官奴,成为贱民,永世不得翻身。
舒恪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但是,巨大的利润早已经让他利令智昏,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不想眼睁睁看着别人吃香喝辣,自己连一口汤也喝不到。
舒恪何等聪明,于是便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那就是找一个保护伞罩着,然后在穷山恶水的地方秘密从事私铸生意。
他找的保护伞不是李承庆,而是主管休宁县狱诉和治安的县尉马光谦。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一个小小的休宁县尉,为何能被扬州城中的大盐商攀附?而且对马光谦的女儿马凌虚,舒恪也是尊敬有加,敬畏三分。其实,背后的考量,全是自己的私铸生意,并非盐业生意。
这是天大的秘密,关乎舒家的身家性命,舒恪岂能对马凌虚提出的和离请求予以答应,绝对不可能。
私铸恶钱,是**大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舒恪连自己的老婆贾菪都没有告诉,岂能告诉那个不成器的儿子舒赋?
可是,不告诉舒赋,就没法拦住马凌虚。这该如何是好?舒恪急得夜不能寐。
“夫君,你辗转反侧,是为何事?”夜间醒来,见舒恪睁着眼,贾菪大惊,忙问。
“虚儿提出和离,你不是不知,这该如何是好?”舒恪叹息道。
“和离就和离,让她滚,能滚多远,滚多远;眼不见,心不烦!”贾菪怒火中烧。
“哎,你呀,妇人之心,难堪大任!不足与谋也!”舒恪侧身过去,将脸扭向一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