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033章 会稽竹炭(2 / 2)

加入书签

在她主动向马凌虚搭讪三天后,梅儿就心烦意燥地对晴儿说,“她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仗着自己有个好出身,太父阿耶在背后撑腰,要不然谁会搭理她,主母还不把她往死里整!”

“就是!你要模样有模样,要温柔有温柔,还能讨小郎君欢心。如果再为舒家添个一男半女那就完美了!”晴儿顺着梅儿的意思往下说。

“哎,我这肚子里的孩子,也不知道是男是女,但愿是男丁,能为舒家延续香火,说不定我在舒家的地位还能再进一步。”梅儿口无遮拦地说。

让她完全没有想到的是隔墙有耳!这句话恰好被听墙根的萍儿知道,立马告诉了马凌虚,马凌虚对梅儿仅存的怜悯和同情一扫而光。

好哇,我本想原谅你,可是,你口蜜腹剑,土鸡变凤凰还不知足,竟然觊觎我的少主母之位。看来,抄写《女则》还没有抄够,正堂高悬的“婢媵无序则家宅不宁”匾额还没有起到足够的警醒作用。

老虎不发威,你当是病猫?不给你点儿颜色瞧瞧,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进入冬月,朔风阵阵,扫荡着江淮大地,将残存的一丁点暑气扫荡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来自长江上的冷湿气流。

扬州城位于邗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更加冷湿。尤其是罗城,位于蜀岗的脚下洼地,地理上的霜打洼地效果,更加显著。过了寒衣节,就一天天见冷,如今,进入冬月,更是寒彻入骨。要不是屋里加装了暖炉,还不知道会冷到什么程度。

过去,在中庭伺候贾菪,不缺银钱,用的是终南山木炭,这种炭,火力足,持续性好,不发烟,当然价格也很贵,一般都是供应皇室和达官显贵,扬州城能用得上终南山木炭的人家屈指可数。舒家作为扬州城数一数二的大盐商,舒恪又是特别爱慕虚荣的人,自然也选用终南山木炭。

可是,这种好炭,岂能是人人能用,整个舒府只有中庭和东院能用,其他人用炭多是会稽竹炭,这种炭发热量小,不耐烧,烟还大,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

今年,舒家发生了许多事,舒恪疲于应对,于是,顺着贾菪的意,让舒赋逐渐接手盐务。舒赋这家伙干啥啥不行,泡妞第一名,每天天不亮就坐着轿子出发了,天黑还不一定到家,整天忙得脚底生风,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日理万机的主儿,殊不知,他把毕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上,整日流连于烟花柳巷,不是跟罗莹厮混,就是跟贾荼豪赌,盐业生意荒废的一塌糊涂,到头来,舒府能落下几个钱。

为此,舒恪没少骂他。

马凌虚灵机一动,借着缩减开支的由头,立刻向贾菪提出申请,东院加入他院的行列,改用会稽竹炭。贾菪岂有不批准的道理?哼,反正我儿子也是外出多归来少,受罪的绝对不是我儿子,管它烟多烟少哩,能节省开支才是硬道理!

马凌虚提议,贾菪批准,梅儿岂能表示反对?

东院改用会稽竹炭后,效果立竿见影,一旦生炭取暖,那烟雾立刻就能充盈整个屋舍,东院正房是青砖硬山屋架式,客堂生炭火,烟雾通过架空的屋梁很快就能飘散到东西两边的偏房,即便是居住在最西侧那一间房,照样是无孔不入。

入冬后,天气转冷,各个居室都贴了新窗纸,密不透风,用来御寒,刚好断绝了烟雾的出路,萦绕其中,绵延不绝。

马凌虚来自陇西成纪,在关山军马场和崆峒山道观生活八年,根本不惧苦寒,扬州城这点冷湿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