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028章 富贵险中求(2 / 2)

加入书签

也许是生计所迫,也许是为了那寒风中的点点灯火御寒。

火苗越烧越旺,昼夜不息,永不断绝。

铁锅内,海水咕嘟嘟地冒着气泡,氤氲升腾的水汽,遇到冰冷的空气,瞬间凝结成乳白色的雾,将整个海滩变成了云烟飘飘的仙宫。

可是,褴褛的人群出卖了这一切美好,告诉世人,这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而是饥寒交迫的人间炼狱,他们也没有心情欣赏这美丽风景。

随着水汽的升腾,锅中的水越来越少。有人肩挑手抬,灌入新海水,继续烧煮。如此反复十几次,锅中的海水越发粘稠,底部乳白色的海盐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用瓢把它舀出来,拿到撼海堰内的平地上进行晾晒,去除里面仅存的水分,可得到上交官府的粗盐。

舒恪的祖上就是涟水县一个普普通通的盐户,世代以煮海制盐为生。

到了舒恪这一代,他看到如此繁重的劳动,依旧得不到丰衣足食,不想继续延续祖辈的困苦生活,想通过贩卖私盐来谋生。

这当然是朝廷严厉打击的对象。

舒恪最初贩卖私盐,也是跟着村里那些胆大的人,一起将自己家生产的粗盐,一部分上交官府,换取米粮用以果腹,另一部分偷偷地藏起来,拿到楚州城去卖。

时间久了,舒恪发现这些收购私盐的商贩的活动轨迹,就尝试着不经他人之手,直接把盐卖到扬州城,以此来赚取更多的价钱。

这个发现,让舒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积蓄逐渐丰厚起来。胆大的舒恪竟然完全脱离盐户生活,专门从事私盐贩卖。

因为赚取的钱财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红火,自然也就遭到了邻居的嫉恨,有人偷偷地将舒恪贩卖私盐的事情报告给了官府。

官府多次到舒家来搜捕,没有逮到舒恪,一怒之下就把他的父母抓到涟水县府监狱关押起来。舒恪吓得不敢回家,整天东躲西藏的,成了一个有家不能归的孤魂野鬼。

为了生计,他铤而走险,彻底走上了贩卖私盐的道路,并凭借自己的财富,在私盐交易最为猖獗的扬州罗城郊外一个小山村置下田产购置宅院。

这条路注定是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尽管舒恪很小心,隐藏很深,依然被官府知晓了,一路追杀。

舒恪虽然逃过一劫,但是他的宅院却被官兵付之一炬,里面所有值钱的家具什物也全都化为灰烬。

舒恪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身心俱疲地躲进蜀冈西边的一条山沟里,躲藏了两天两夜,始终不敢露头。最后被观音山的一名道士发现,背回道观,险些丧命。

道士治好了他的伤,留他在观里休养月余。

长期留在观里显然不合适,一来他不是出家人,二来他来路不明,道观也怕受连累,在带他到城里售卖药材的时候,将他介绍给贾芪。

贾芪当时也仅仅是一个初来扬州谋生的小郎中,医术高明颇能吸引病人,但店中人手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