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七零支书家的村姑05(2 / 2)

加入书签

乔父有个亲妹妹嫁到市里,其实乔姑姑的丈夫也是三桥村的,只是他年轻的时候,自己奔了出去,在市里落脚扎根下来了。

后来带着妻儿也在市里扎下根来了。

乔姑姑家里的条件不错,乔姑父是市里纺织厂的员工,儿女们成家了的,都在纺织厂,这可是全省第二大纺织厂:红星纺织厂,简称:红纺

一家人都住在市区边缘的纺织厂家属区,这红星纺织厂的前身是本市的大资本家:姚家的产业。

只是后来姚家全部离开了,这里还没有公私合营就成了国营厂。

以前乔姑父就是姚氏纺织的维修工人,十几岁就自己闯了出去,去了市里跟着老师傅学的技术,在厂里一步步如今走到了维修部门技术老大的位置,一个月的工资老高了。

乔姑父家里早已没有了亲人,房子还在,这些年一直乔家人帮忙收拾,隔上一段日子,就帮忙通通风,打扫打扫卫生。

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老家,还有老家的房子,总是说老了退休了,就要回去养老。

所以对于妻子的娘家,还是很好的。主要是妻子的娘家的三个哥哥,都不是啥坏人,也不是啥极品奇葩,虽然有些自己的小心思,有些时候会有些小算计,但整体是不错的。

这三家每年都轮流给他看老房子,轮流打扫,他就是看在这份上,对三位大舅哥,都不错。

能帮的忙,那是尽量帮。

不能帮的,也说的明明白白,为啥不能帮。

是个挺聪明,情商还高的人。

四人很快就到了市区边缘的纺织厂,这里像是一座城中城,什么设施都有。

纺织厂坐落在主干道的一条岔路口进去一百米的位置,离主干道不远。

三桥村人,以及这个方向的人来市里都要从岔路口外面的主干道过。

所以,看着时间还早,一行人直接先来了乔姑姑家里。

虽然是工作日,但乔姑姑的工作早就给了家里的孩子,如今在家里闲着带孙子孙女,照顾最小的还在读初一的小儿子。

其余的三个孩子,都已经在六八年以及之前,工作了,强制下乡虽然只能留一个孩子,但对于在这政策出来之前的,年龄达标的城里孩子,只要有了工作的,或者没有工作结婚了的,那是不在这个范畴里面的。

那时候乔父就因为六六年第一次村里来知青的时候,就提前招呼了亲妹子,让她等老三初中一毕业,就把工作给她。

那时候,还只是半强制,半劝解,你要实在不愿意下乡,也不会把你与你的家长怎么样。

可六九年一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