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5135(1 / 2)

加入书签

泠河东流入海,前人有言,三界融汇互通之地,就位于泠河、东海和陆地相交地段。

大河以南有一县,占地颇广,鱼米之乡,人口却远不及十万,以河命名??泠河县。传闻,此县妖鬼人神走动颇多,十分邪乎。

自灵山?一路南下,时而御剑飞行,时而徒步闲逛,途径数日,一脚踏进茫茫稻田,便到了传闻中的泠河县。

“此地能有多邪乎?”灵久学着燕辞归叼了根稻穗,“说有妖怪就算了,鬼魂跟神仙,人们又分不出、看不到,怎么会有这种传言?”

燕辞归道:“寻常百姓分不出,总有能分辨一二的人。泠河一派应该就在此地,我记得师父说过,同其尘,你还记不记得?”

听不到应声,他又问了遍。

还是没人应,灵久叼着稻穗与他一同转过身去。

任卷舒已挽起袖子,两眼盯住稻田里的肥鱼。同其尘这个煞风景的却拦在她身前,“稻田里的鱼都是百姓养的,此举不妥。”

“放心吧,百姓没你这么小气,这大片的稻田,不差两条小鱼。”任卷舒伸手推了他两下,没推开。

同其尘道:“眼下无人,此举为……不妥。”

任卷舒双手环胸看着他。支支吾吾半天,不过是想说,‘此举为偷,不妥。’

他这话细究起来,也有几分道理。任卷舒不打算跟他讲道理,“我若吃河里的鱼,不算偷吧。”

同其尘摇头。

她又道:“我先吃稻田里的鱼,再去河里捉了还回来,此举也没问题吧。”

同其尘愣了下,点头道:“没有。”

任卷舒一把给他推开,“一边待着去吧。”

同其尘转头看去,灵久腰间挂了条大草鱼,跟燕辞归忙得不亦乐乎。犹豫片刻,他挽了挽衣袖,一起扎进稻田。

后面趁着她们烤鱼的功夫,他真去河中抓了几条放在稻田了。

任卷舒看他,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恼,最后无奈笑了下。这呆子较真的时候,傻里傻气的。

鱼烤好后,她特意给同其尘递了一个,“听说吃鱼能变聪明,来,多吃点。”

同其尘接过鱼,反应了一下,明白她话里有话。他略带不满地看过一眼,没再争辩。

雪芽细心摘着鱼刺,将话题转回去,“妖鬼人神聚集,在此地找碎玉,恐怕不易。”

“都是传言。”任卷舒话语一转,“若传言属实,未免不是件好事。越是杂乱,消息也就越灵通,好打听,总比睁眼瞎强。”

燕辞归道:“这话说的不错,卷儿姐,想好接下来怎么走了?”

“没有。”任卷舒瞧着四周,眼下田间无人,树下乘凉颇为惬意,“泠河县应该不远了,不着急,先找到地方再说。吃饱喝足,正好休息一下再赶路。”

五人树下小憩,一连奔波数日,身体疲惫,外加田间树下属实惬意,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

“不像是野猪踩的印子。”

“咋越看越像人的?是不是有人来过了?”

“不能啊,咱们不是都分工好了吗,这一片是咱们几家来看啊。”

“嘘嘘嘘,看那边。”其中一人往西边指了指,“是不是有几个人?”

半梦半醒间,同其尘猛地睁开眼,只见周遭围着一圈百姓,手里握着镰刀、铁锹,正上下左右来回打量着他们。

小憩前,他专门在四周设了法术,以防有妖靠近,却忘了此术对人不管用。

同其尘立即握住青纹剑,转身甩出,剑鞘在四人身上拍过,立即归位。

百姓们被这假把戏吓了跳,稍微往后稍了稍。

灵久翻了个身,没醒,被任卷舒直接拎了起来。

此时,众人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对方何意。

其中一个百姓开了口,“你们怎么在稻田里?四周不通大道,你们怎么过来的?”

渡泠河时,为了图方便,御剑飞行过来的,也没管什么大道小道。

百姓手中都拿着家伙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任卷舒思忖片刻道:“谁说不是啊,我们初来此地,左拐右拐迷了路,一天一夜了,还没走出稻田,这都快累死了。”

“人生地不熟的,路确实不好走。我们这边地广,要是迷了方向,得走个几天。你们要去泠河县?”

人们面色和气,虽拿着家伙事,却站得懒懒散散,一副唠闲嗑的模样。任卷舒也不再提防,随意道:“嗯。你们都是泠河县的?”

一妇人笑道:“都是,周遭一片地都是泠河县的。”

灵久被拎了半天,总算有要醒的劲头,眼还没睁开,恍恍惚惚听同其尘道:“大家拿着刀斧,是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