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内战的苗头(1 / 2)
不对劲,很不对劲。
听到了伍德的话,李干当即道,“你们先合计合计,我也要好好挑选一下,拿出一份清单来。”
不等贝希他们有所反应,李干立即起身走人。
威尔逊不满地对伍德说,“伍德先生,你不该插话,他肯定察觉到什么了。”
伍德也很后悔。
贝希叹了口气,说,“李干很重要,他要是签了合同,我们以后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李干迅速回到干办,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陆近山,道,“老陆,立即来一趟干办,有急事。”
陆近山道,“我在黑江,也有事情找你,我立即飞过去。”
当天晚上,一架军机把陆近山送到了干办。
他带了一个公文包,厚厚的,刚一坐稳,他就把公文包里的资料全部取了出来,一份一份地摆在了李干面前。
陆近山的神情非常凝重,声音低沉,道,“远东地区很不对劲,你先把这些看完,完了再说。”
李干迅速一份一份地看了起来。
都是情报报告,很杂很乱,甚至有一些找不出关联之处。
比如,海参崴某个军用仓库的物资进出库频率对比,比如远东军区某支部队的训练情况对比,比如远东地区内部某几位领导之间的矛盾。
单独看任何一份情报报告,什么都看不出来。
可是,当李干全部看完之后,他额头的冷汗都要出来了。
他瞪着眼珠子说,“远东地区要**?”
陆近山说,“这是我们的分析结果。”
“一旦远东爆发战事,我们的东北地区势必会受到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内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公开化了,而远东地区,是保守派的大本营。”
“重重迹象表明,保守派正在准备武装**,我认为,他们的计划是,把远东地区打造成大后方。”
“如果保守派进展不顺,他们很有可能进攻我国东北地区,把我们拖下水。”
他这一番话说完,李干终于明白贝希小组反常的原因了。
保守派要**,如果武装叛变失败,那么他们肯定会进攻东大,把整个局势搞乱,只有乱起来,他们才有机会。
这说明苏联内部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激烈的程度了。
美国佬肯定掌握了关键情报他们认为远东地区发生内战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大部分集中在日韩两国那里距离远东地区近在咫尺。
他们肯定不愿意搅进去既希望苏联内战发生又不希望战火蔓延到日韩。
他们肯定知道保守派武装一旦失利肯定会进攻周边国家把整个局势搞乱。
其实他们认为进攻日韩的美军基地绝对是保守派武装的首选因为只有把美国拖下水才能和强大的苏联军队对抗。
火速批准特别方案一番操作之后要给东大送武器装备要什么给什么原因就在这里了。
李干把和贝希小组的会谈情况说了之后恍然大悟道“**美国人这是希望我们能顶在前面难怪下血本。”
陆近山提醒道“不管美国人给不给物资我们面临的危机是不变的。”
李干感慨着说“是啊苏联保守派疯了
陆近山说“这几个月从莫斯科那边传回来的情报我早就觉得不对劲了可是怎么都想不到局势会迅速恶化到这个地步。”
“安德洛夫的访问直接让这些矛盾升级到了顶峰。”
李干的手指头轻轻地敲着桌面说“必须得跟美国人合作了。从大的一层来说我们和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没错阿干我们得做准备了。”陆近山说。
此时李干意识到另一时空的历史轨迹已经基本没有参考价值了当前正在发生的、准备发生的全都乱套了。
他当机立断道“你赶紧回京汇报我继续和贝希小组会谈。另外跟老总说我们必须要做好反击攻入远东地区的准备。”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粮仓去年干旱损失很严重就指望今年恢复过来了。决不能让他们冲进东北平原如果能引导他们从库页岛往北海道打那是最理想的。”
陆近山起身收拾东西一边道“我立即动身回京。”
当天深夜李干约见了贝希小组。
李干开门见山说“我们面临的危机是共同的他们可能南下
进攻我们的东北地区,也会向东攻击你们的阿拉斯加,当然也会从库页岛南下登陆北海道。
这一句话说出来,贝希小组三人反而是松了口气的样子。
这样挺好,都摆出来说,谁也不用藏着掖着。
李干说,“怎么打都行,但绝对不能动用核武器,这是我们的原则。一旦我国遭受核武攻击,我们会向所有拥核国家发射洲际**。
贝希小组三人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是核武大国的连坐法。
你打我,我打他,他再打他,直到所有拥核大国彻底消失。
没错,美苏的核武是最厉害的,足够毁灭地球几十次了。
但是,东大只需要毁灭你一次就够了。
贝希立即道,“李先生,一旦远东爆发内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对解除远东地区的核武。
她为难地说,“但是,太平洋舰队拥有32艘核潜艇,其中有16艘战略核潜艇,有320枚洲际潜射**。我们很难把这些潜艇击沉。
李干说,“你们做不到,我们更做不到。你们得想其他办法。
他把这个话题放下,因为美国人比他更担心。
李干说,“当前这种局势,你那份清单已经失去意义了,我们必须要签署一份反法西斯协议,你们得为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贝希立即道,“没问题,这是最好的办法。
李干看向伍德,笑道,“伍德先生,现在是计算效费比的时候吗?
伍德很尴尬,说,“抱歉,李先生,此前我是出于职业习惯。我很清楚,此时我们必须不计成本地应对极有可能发生的苏联内战。
李干微微点头。
细节问题不需要再谈了,美国只管开足马力生产,然后一船一船地往东大这边运送武器装备和物资。
会谈结束后,李干坐在办公室里,把这几年苏联的情况综合起来思考了起来。
他惊讶地发现,其实苏联内战的苗头,早在柏林墙武装冲突的时候就发生了。
在那之前,苏联突然从阿富汗战场抽调军队到了远东,当时李干的判断是,粮食危机爆发后,苏军可能会南下东北平原,但是没有发生。
紧接着发生柏林墙武装冲突,
在那么紧要的关头,之前从阿富汗战场调到远东地区的精锐部队,却基本没有往欧洲那边运。
这个时候,李干就恍然大悟了起来。
保守派在当时就做好了准备武装**,利用勃日夫病重、新任总文书没有确定这个动荡阶段,把阿富汗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调到远东!
难怪摆出一副边境陈兵百万的态势之后,安德洛夫却突然访问东大。
他们压根就是两派人,压根就是两码事!
说白了,远东地区那百万大军,掌握在保守派的手里!
远东地区的核心是三大地区,布里特、阿穆尔、哈巴罗夫,这三大地区集中了远东地区9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
往北的萨哈、楚科奇,妈的,听都没听过,因为挨着北极,这两个面积非常大的地区就是**原始地区。
远东三大核心地区里,布里特最靠西,在蒙古的北面,因此,对东北地区威胁最大的是阿穆尔和哈巴罗夫,尤其是哈巴罗夫,那里靠着西太平洋,往东十几公里就是库页岛。
从库页岛到北海道,就隔了一个宗谷海峡,不到50公里宽。
保守派武装一旦从库页岛那里,横渡宗谷海峡登陆北海道,小日本就爽了。
美国人的急切,就在这里。
远东地区的工业、经济,基本上集中在阿穆尔和哈巴罗夫,哈巴罗夫是远东第一大城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