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记水饭(1 / 2)
元宝镇,镇东头的王家一早起就在吵闹了,院子里传来摔打东西的声音,接着就是一阵妇人尖锐的喊叫声??
这个点儿,元宝镇上摆朝食的摊贩已经陆续营业。元宝镇分东西南北四条街,王家所在的西大街平素没这么热闹,可自从王家搬来之后,这条街上的摊贩越来越多。
原因无他,这元宝镇的王家可是从汴京城回来的,回来只为守丧,这三年,丰厚的家底也足矣养活元宝镇的许多人。
宋记水饭便是其中一个。
水饭是朝食里最常见的一种,现代人吃米,蒸干蒸透,而在宋代,蒸煮沥干的米饭保留一些水分,晾凉或者用冰镇过之后配上酱菜,清爽软糯,广受宋代人的喜爱。
宋栀子第一眼看见的这水饭的时候,就想起了水捞饭!再一看宋家后院这大大小小的酱菜坛子,跑不了了!
腌芥菜、腌胡瓜、姜辣萝卜和糟瓜齑……
吃什么全看客官喜好,一勺子咸菜配着一碗水饭,清爽解腻,甭管是朝食还是午食,都一样受到喜好!若是更有银钱的,再要上一盘子肉拼,美!
肉拼?素拼肉拼,说的便是凉菜凉盘,猪耳朵猪尾巴猪头肉,鹅肉鸭肉鸡胸肉,切匀之后用醋酱红油抓匀,撒上炸过的花生米和新鲜芫荽……
宋栀子再一次睁大了眼……
这个北宋有辣椒!
好吧,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
她打小,三岁就穿到了这个奇怪的朝代。
也算是半穿半土,如今早已经适应了这儿,适应了宋家。
院子里那个颇有几分风姿但头上围着布巾的就是她娘,这会正将菜刀剁得震天响??
“栀子!栀子!”
宋栀子应了一声跑过去:“娘?”
“去听听,隔壁王家又在吵什么?看能不能寻点儿门路。”
“好。”
栀子娘单名一个莺字,街坊邻居都莺娘莺娘的喊。她娘嘴里的“寻门路”,指的就是听王家的墙角,看看有没有可以生意可捞~
因为这吵闹的正是怀了孕的王家三奶奶。
照理说,服丧期内禁嫁娶荤腥,当然,这夫妻房事嘛,自然也在禁忌内,可偏偏就是这节骨眼,王家三奶奶怀孕了……王家为了掩人耳目,把三奶奶的孕期朝前提了提,只说是在汴京城的时候就怀了,来到元宝镇才诊出来。
可如今,这五个多月的孕肚,可一点儿没显出来。
五个月的孕妇还害喜,嗯。
宋家的水饭小摊就在王家后门,恰好还正在三太太的院外,栀子一耳朵贴过去,大概就能听清楚里头的话了~
“我不过是想吃点酸梅子罢了,是什么很为难人的事情吗?!犯得着你大早上的就在这和我叫喊?!我怀着你王家的种,你就是这样对我的?!”
宋栀子连连点头。
酸梅子,捕捉关键信息!
她扭头就往自家跑。
宋家不是这元宝镇人氏,但半年前为了这水饭摊,在这附近租了一间房,平素摊子就支在家门口,里头两间屋,一眼就能望到底。
莺娘一回头,就看见女儿钻到屋里不知鼓捣着啥的,不一会儿功夫,屋内又传来了另一道声音:“栀子!你大早上吵什么呀!困死我了!”
莺娘走了进去:“梨花,赶紧起了!懒死你算了!”
宋梨花是栀子的二姐,宋家有姊妹四个,海棠、梨花、栀子、小桃。
在元宝镇又被人戏称四花姐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