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入狱(1 / 2)

加入书签

次日,仵作向陆茗文呈报验尸结果。陆茗文料想,昨夜那两具离奇尸体,已然闹得满城风雨,这般耸动之事,必定早已传入皇帝耳中。

他赶忙整理案件详情,正欲进宫面圣,便瞧见王公公通传圣上口谕,宣他入宫。陆茗文不作耽搁,当即随着王公公匆匆入宫。

踏入御书房,陆茗文见皇帝正端坐在龙椅之上,因一夜之间两具尸体之事传得沸沸扬扬,他眉头紧锁,手中朱笔许久未曾蘸墨,案几上的奏折也被搁置一旁。

陆茗文跪地行礼,身姿端正。

皇帝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凝重:“陆侍郎,起来回话。昨夜护城河与密林倒挂着尸体的案件,可有进展?”

陆茗文缓缓起身,双手恭敬地捧一本小册子,册子内详细记录着仵作验尸的细节、依据以及结论,就连从尸体身上掉落的“兵部”令牌,也一并呈了上去,说道:“皇上,您请看。”

王公公上前,接过册子,小心翼翼地呈给皇上。

皇帝一边仔细翻阅,一边手指不自觉地轻扣龙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待将全部内容看完,皇帝眸色一暗,目光犀利,问道:“陆侍郎,依你之见,此事可是兵部所为?”

陆茗文如实作答:“禀皇上,就目前证据而言,特别是破损铜牌上刻有“兵”字,形似兵部工匠身份铭牌,直指兵部。但究竟是遭人栽赃嫁祸,还是事情真相本就如此,还需进一步查明。”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在陆茗文身上停留片刻,带着审视之意,随后嘴角微微松动:“陆侍郎,兵器被盗一事,可有进展?”

陆茗文如实回道:“此事目前尚无进展,不过先是利箭莫名失踪,而后又有制造兵器的匠人离奇死亡,臣私下揣测,这二者或许有所关联。”

皇帝听后,赞同地点了点头,神色愈发凝重,沉声道:“若不查个水落石出,又何以安抚民心!”

陆茗文微微犹豫,斟酌着开口:“陛下,此案错综复杂,恐怕牵连甚广,康尚书那边,还请皇上……”

皇帝抬手打断他的话:“你尽管放手去查,康尚书那边,朕自会派人传口谕,命兵部全力配合刑部查案。若有人胆敢阻挠,朕定严惩不贷!”

陆茗文听皇帝这般说,心中稍稍松了口气:“臣谢陛下体恤。”

皇帝疲倦似的摆了摆手,陆茗文正欲告退。

“慢着!探子来报,昨日在护城河看到世子也在现场。以陆侍郎之意……”皇帝叫住陆茗文。

陆茗文脚步顿住,暗道不好,毕竟此前自己一直以文弱示人,一颗心旋即往上提了提。

又听皇帝接着道:“只可惜人群拥挤,探子无用,被冲撞后,竟发现没了世子踪迹。不过疑者必查。陆侍郎放心去办就是。”

陆茗文提着的心放了放,又听皇帝话锋一转:“查案归查案,可万不能伤及性命。目前,刑部尚书一职空缺,这次案件对你来说也是机会。”

陆茗文恭敬应声:“是!臣谢陛下隆恩”,随后抬眸看了眼生性多疑的皇帝,怕是想借此事杀一杀靖王锐气,毕竟这些年,青州在靖王的治理下日渐强大,已危及到皇权。

皇帝挥了挥手说到:“去吧!”

陆茗文转身离去,在御书房门合上的那一瞬间,他似乎隐约听到皇帝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是该敲打敲打了。”

至于他意指世子,靖王亦或者是兵部尚书?陆茗文摇了下头,多想无益。

回到刑部,陆茗文正愁着如何将世子“请”到刑部,总不至于说是“皇帝栽赃嫁祸!”

转念一想,如今敌人在暗他在明,若是能借世子转移注意力,待真凶放松警惕,必露出马脚。

思及此,对着刑部侍卫道:“去把世子爷‘请’到刑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