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5章 意外收获(2 / 2)

加入书签

灵珊剑仙顿住了脚步,手指对着前方轻轻一点。

下一刻,面前虚空便是激荡出数道涟漪,显然是有阵法存在。

待得这些涟漪慢慢消散后没多久,一名身穿灰衣,挽着裤腿,须发皆白的老者便是自果园中缓步走来。

老者手持锄头,宛若普通的老农一般。

“原来是灵珊道友。”

但见阵外站着的是灵珊剑仙,老者呵呵一笑,挥手将面前层层阵法打开,露出一个小豁口。

“走吧。”

灵珊剑仙说着,便和沈文安一起走了进去。

三人穿过果园,来到一处临水小筑坐下。

“灵珊道友,许久不见了。”

“这位小友是……”

老者倒上茶水,客套拱手之后便是看向沈文安。

“师弟沈文安。”

“文安,这位便是伏秧道友。”

沈文安微微拱手道:“文安拜见前辈。”

他能够看出来,眼前这位叫伏秧的老者气息浑然之中似是有着一些缺陷,像金丹境,却又差了点意思,很是奇怪。

不过眼下倒不是直接开口询问的时候。

“灵珊道友今日怎有时间来老朽这坠仙湖?”

伏秧将茶水递到二人面前,笑呵呵开口道。

灵珊剑仙似乎也不是一个喜欢拖泥带水的人,直接开口道:“昔日在岐山深处相逢,伏道友说欠妾身一个人情,今日前来,便是想要用掉这个人情。”

伏秧闻言,微微一怔,随之便笑道:“灵珊道友却是豪爽之人,不知道友打算如何使用?”

灵珊剑仙没有说话,转而看向沈文安。

沈文安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当即拱手道:“是这样的,晚辈在世俗的家族打造了一座城池,如今想要在城池上布置一些阵法。”

“师姐说前辈是阵道大能,特来拜会。”

闻得此言,伏秧心中有些惊讶。

他和灵珊剑仙并没有太深的交情,只是当年在岐山之中被灵珊剑仙所救,自觉在阵道上还有些造诣,便是主动说出欠下人情之事。

关于这位青萝剑庐年轻剑仙的事迹,他自是也听说过一些。

如今见到其竟然为了一个胎息境的师弟,用掉这个人情,伏秧却是明白眼前这个胎息境的小辈当是不容小觑之人。

“不知小友对这城池的阵法有何要求?”

世俗之中的城池,对于阵法的要求当不是很高,伏秧此人倒不是那种投机贪便宜的人。

既是救命之恩欠下的人情,他便想着尽可能差不多的将这个人情还了。

沈文安思忖片刻道:“要求……当要能抵挡大量妖兽的冲击,最好是能抵挡住胎息境的修士和妖兽。”

“另外,晚辈家族的底蕴不足,若是能减少一些灵晶消耗,自是更好。”

他这话倒是让伏秧有些怔然了。

抵挡胎息境妖兽和修士,还要尽可能少的消耗灵晶。

这……简直就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故意难为人吗?

“小友家族所在的城池时常会遭受妖兽和修士袭击吗?”

伏秧有些不太理解。

灵珊剑仙说此人是她的师弟,也就是青萝剑庐的弟子。

整个儋州,除了一些浑浑噩噩,未完全开智的低级妖兽会凭借本能招惹青萝剑庐弟子的家人。

至于那些修为达到胎息的妖兽,多少也会知道青萝剑庐的可怕,谁会嫌自己的命长,去攻击青萝剑庐弟子的家人?

修士就更不用说了。

沈文安点了点头,将自家的情况和南疆之事说了出来。

其在叙述此事的过程中,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便是顺嘴将那虚合回廊大阵也说了出来。

听到这事儿,在场的灵珊剑仙和伏秧都一脸惊容。

只不过灵珊剑仙并没有插话,准备等回去之后再与沈文安细说。

而伏秧这边就不一样了。

如沈文安猜测的那般,这些个在阵道上有极深造诣的人,对于那种厉害的大阵根本没有多少抵抗力。

听说那虚合回廊大阵是一位化婴圆满境的大真君布置的,伏秧顿时就被吸引住。

一番询问,沈文安故意语焉不详,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懂。

伏秧顿时便有些急躁起来。

他匆匆起身,朝着灵珊剑仙和沈文安拱了拱手道:“既有此事,择日不如撞日,现在便出发吧。”

沈文安闻言,暗中和灵珊剑仙对视了一眼。

灵珊剑仙便是悠然的端起了面前的茶盏轻抿了一口,不急不躁道:“伏道友莫急,此番布置大阵,当还需要准备一些天地灵物。”

“妾身准备此番回去之后,带师弟去一些坊市逛逛,多准备一些东西。”

伏秧此时心中已是如同有无数个猫爪在挠动,哪里还想再等他们逛完坊市再说?

当即咬了咬牙道:“灵珊道友于老朽有救命之恩。”

“为沈小友布阵所需的灵材,老朽还是能拿的出来,就不用再去坊市购买了。”

听到这话,沈文安心中闪过一丝惊喜。

为云水城布置大阵所需的灵材可不是小数目。

之前父亲和大哥商量这事儿的时候,便是只打算在云水城的南边与西边两侧城墙布置主要阵法,至于东北两侧……受限于灵晶不够的窘迫,只能暂时先放着。

如今这伏秧竟是一口答应要免费提供所有布阵的灵材,倒是能够为沈家节省一大笔开销!

“这……多谢前辈!”

沈文安发自内心的朝着伏秧拱手行礼。

“小事小事。”

伏秧笑呵呵开口,并不是很在乎。

想来也是,身为阵道大能,随便出手帮一些世家仙宗布置几座大阵,都有极大的收获。

一介散修,他自己也用不了太多的修行资源,此番拿出这点灵材,对伏秧来说当算不得什么。

“灵珊道友,沈小友。”

“你二人先回去,老朽这就去准备灵材,最迟明日,便会去青萝剑庐寻二位如何?”

灵珊剑仙起身颔首道:“那就有劳伏道友了。”

“告辞。”

“前辈告辞。”沈文安也是起身拱手。

二人匆匆离开了这坠仙湖。

“你说那南疆真的出现了?”

回去的路上,灵珊剑仙神色凝重开口道。

沈文安点了点头:“师姐知道南疆?”

灵珊剑仙思忖许久方才悠悠开口。

“儋州和旸淖之地之间虽然仅隔了一道结界,但关于旸淖之地的记载却是很少。”

“若非我特意收集了一些,当还真不知道这些秘辛。”

灵珊剑仙微微顿了一下继续道:“我在一本残缺的古书上找到一些关于旸淖之地的记载。”

“古书提及过南疆,也说旸淖之地曾经是一片不弱于儋州的疆域。”

“那时的旸淖之地还有着一个强大的仙宗,被称作大盈仙府。”

“只是后来这大盈仙府好像是招惹了强大的敌人,双方爆发了大战,最终大盈仙府被灭,整个旸淖之地都被打成天地灵脉尽失的罚地。”

“无数年来,儋州时常会有一些心怀侥幸的修士前往旸淖之地寻求机缘。”

“但整个旸淖之地灵气不存,天材地宝不显,久而久之,那片地方就被遗忘了。”

沈文安颔首。

这些事情他已经根据那金蟾的讲述,猜出了个大概。

“南疆之前确实和旸淖之地是一体的,后来不知为何,被那大盈真君以虚合回廊大阵隔开。”

“师姐所说的那场大战好像没有波及到南疆,以至于现在的旸淖之地比南疆弱太多。”

“虚合回廊大阵也是近几年出现了纰漏,才让那些南疆的修士和妖兽来到旸淖之地。”

灵珊剑仙闻言,秀眉微蹙,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二人一路无言,很快就回到了青萝剑庐的阴剑峰。

闲来无事,沈文安便是趁机向灵珊剑仙询问一些和剑道剑招有关的东西。

……

黑水阁。

沈崇明缓步走过浮桥时,却是看到阁楼的栈桥上,一名身着白色儒衫,面容俊美如玉的青年正跪坐在一方案牍跟前,认真的写着东西。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缓步来到青年跟前。

青年听到动静,放下了手中的笔,缓缓起身拱手道:“大哥。”

沈崇明颔首来到其面前坐下,眸光看向其面前的书册。

“这是我沈家的家史?”

沈崇玄颔首:“近些时日于书院修行文道文心,家中些许大事倒是没来得及记上。”

“今日特来询问了爷爷。”

沈崇明点了点头,将那书册拿起,细细翻看着。

当其看到二叔沈文焰的人物传中,那张无面身影时,眉头忽地皱起。

“二叔的面容为何是空白?”

面对他的询问,沈崇玄的神色很是复杂。

思忖许久后,他方才沉声开口道:“为人子,阿爹在爷爷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崇玄不知。”

“为人父,阿爹在吾与崇序眼中亦是无法评价。”

“为人夫……”

沈崇玄的神色有些黯然,轻轻抚摸着案牍旁边一个精致的刺绣锦囊淡然道:“阿娘苦等了他十年,郁郁而终时,都未能见他最后一面。”

“阿娘心中的他是什么样,崇玄亦是不知……”

他缓缓抬起头,眸光迥然的看向沈崇明道:“大哥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得上一副怎样的面孔?”

沈崇明愣住了,于记忆中尝试回忆起关于二叔沈文焰的音容相貌。

可沈文焰在他的记忆中也是很模糊,确实无法给他一个评价。

“夫子说,修史当心怀公正,不假以个人主观评价。”

他低头抚摸着父亲那无面的插画低语道:“弟只能将其一生所为,事无巨细的记下。”

“待得日后,任由后辈们评说。”

沈崇明暗自叹了一口气,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岔开话题道:

“听闻你想要让学院的士子和读书人走出去,到其他仙宗和世家治下的城池去授课传道?”

沈崇玄微微颔首,眸中闪过一道精芒道:“吾与夫子这些年参悟了阿爹留下的传承,于文道上有了共同的见解。”

“文道修士修文心,正己身,所凭借的便是‘吾道文气’。”

“仙宗降临,天下割据,世人重修行,不修礼,不知书,这天下的文气十分稀薄。”

其说话间,挥手在面前虚空写下了一个“剑”字,那“剑”字显化之后,忽地变成一柄俊秀长剑朝着远处激射而去。

“文气不足,我这一击当只堪比练气三层左右的修士。”

“大哥觉得吾若是与伯父提及此事,让沈家相助推行文道,伯父会答应吗?”

沈崇明听后双眸微眯,没有说话。

以沈家当下在旸淖之地的地位,若真是强行安排人去其他仙宗和世家治下的城池建馆教学,那些个世家和仙宗当是不会拒绝。

然这件事的背后却有着诸多复杂的干系。

比如,其他仙宗和世家会不会觉得沈家霸道,明目张胆的安插族人到他们身边?

再比如,书院学宫建起来,自是要招收弟子,这还等于直接从人家的势力范围内抢人挖墙脚。

更重要的一点,日后文道修士展现出实力之后,其他仙宗和世家治下的那些修士必然会将这些文道修士当成心腹大患。

种种原因下,日后怕是都不好相与。

父亲的持家理念便是与人交好,与人为盟。

自是不会轻易答应这件事。

不过……

沈崇明眸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自己的持家理念倒是和父亲以及爷爷不同。

在他看来,眼下的旸淖之地就是一个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旸淖之地的修行资源已经慢慢被瓜分完了,若无其他的发展,待得若干年后,家族辛苦积累的优势被慢慢追平。

一旦后辈某一代出现软弱无能的迹象,极有可能会被其他世家势力联手打压,甚至直接被屠灭瓜分!

文道是二叔沈文焰付出生命留下的传承,若是不好好利用,岂不是辜负了他的牺牲?

“关于此事,你心中可有章法?”

深思熟虑之后,沈崇明沉声开口道。

章法?

沈崇玄有些怔然后摇了摇头:“此事未得伯父允许,弟自是不敢多想。”

性格使然,沈崇玄是一个知礼守礼之人,一切都喜欢按照规矩来。

沈崇明眸中闪过一丝坚毅道:“这几日你便着手将此事拟出一个章程,后面的事情大哥会帮你。”

沈崇玄闻言,讶然看向他。

“大哥,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还是要和伯父说说为好。”

迎着他的眸光,沈崇明淡笑道:“阿爹已经将家中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由我来处理,让你准备就准备吧。”

“莫要等到时候我帮你打点了一切,你自己却是乱了套,闹出笑话给我沈家丢人。”

拍了拍他的肩膀,沈崇明当即朝着黑水阁走去。

栈桥上,沈崇玄望着他的背影眸光深然,转而看了看面前的家史,匆匆将其翻到了《人物传·沈崇明》一页。

其凝神思索良久,便是提笔在那空白之处开始奋笔疾书。

【仙历六十一年,丙戌月,葵丑日,同少族长谈于黑水阁前,论文道传天下……】

他将方才兄弟二人的对话一字不落的记述下来,随之在最后处加了一句。

【少族长崇明有勇知方,实为雄主之象。】

黑水阁内,沈元盘膝而坐,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兄弟二人在阁楼外栈桥上的对话他自是听得一清二楚。

沈崇明的野心和果决,让他很是满意。

“这小子比老夫和他爹都有出息啊。”

“但愿沈家在他手中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

北境。

茫茫雪原之上,一艘古朴的青铜楼船忽地出现在虚空之中。

楼船上,伏秧站在船首,好奇的打量着周围,脸上露出一丝讶然,忍不住开口道:

“当真奇特!”

“百余年前,老朽曾穿过结界,来过这旸淖之地。”

“当时的旸淖之地灵气匮乏,连修士最基本的消耗都维持不住。”

“如今仅仅过了百年,这旸淖之地的灵气浓度竟已不比儋州差多少了。”

“此番看来,当是旸淖之地的天地灵脉被激活,灵气已彻底复苏。”

伏秧感慨着点了点头:“如此百年之后,这旸淖之地当能够成为与儋州一样,修行之风盛行的宝地。”

沈文安缓步来到他身旁点了点头道:“如今有岐山各大仙宗降临,旸淖之地的修士已经越来越多。”

“这些修士或自成势力,或割据一方,成就修行世家。”

“百年之后,确实会是一番盛景。”

“前辈,已经到了旸淖之地,还是先到我沈家喝杯茶水吧。”

如今已经是八月底,沈崇弘与百炼谷萧红袖的大婚之日是九月初八,余下的日子若是能尽快将这大阵布置好,倒是可以让前来道贺的仙宗与势力见识见识沈家的底蕴。

借此也能震慑一下那些图谋不轨之人。

伏秧点了点头道:“劳烦小友指一个方向。”

沈文安站在船首的位置,遥指云中郡的方向,伏秧立即操纵着楼船化作一道流光朝着那个方向飞去。

他也想早点为沈家布置好阵法,然后去看看那所谓的虚合回廊大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