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寒年9(2 / 2)

加入书签

“我要兵马,就需要钱。节度使魏鸣有一座金山,知道的人不多,我想暗中拿到。我打算抄了他的家,没人去管那金山后,我再拿上他的印信去取。”

她要的是金山,她还要去京都,她与冯斯疾认识不过三日,全然还信不过他。

良久沉默过后,李绮继续说:“我可以不算计你,但我想问你一句,你可愿意帮我?”

冯斯疾冷笑了一声:“你知道答案不是吗?”

若非不知,何苦算计。

“冯大人,我只知道你是个好人。”

李绮由衷地说:“你说你想调查云洲城破的原因,我也想收复云洲。我们走的其实是同一条路,如今你被贬,而我还是自由身,我答应你,你今日帮我,他日我必定也帮你一起查。”

他日?

冯斯疾突然有些麻木。

自己还有他日吗?或许有的,但不知是何年何月,他得等。

“我只有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不可取我的命。其他的,随你。”

他要留着命回京都,做他没有做完的事。

他没有直说,但李绮心中也明白,她点点头,郑重许诺:“绝不危及你性命。以后我们就是一路人了。冯大人,我们一定可以一起爬出黔洲的。负隅顽抗的路上,有我陪着你。

“以后听竹苑就是我们的家。”

心中的黑暗似乎被驱散了,冯斯疾在凳子上转过身,抱住李绮。

以前他从来不知道,自己会与一个相识不过三日的女子有这样深的联结。

好像是三年,而不是三日。

他觉得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她了,可明明她从未属于过他。

他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只是觉得这条路上不止有自己,心中便有了力量,那股力量把他推向她,推得越来越近,她也就变得和旁人很不一样了。

“李绮,绝不可取我性命。其他的,我都可以帮你。”

李绮把脸埋在他胸膛,心里泛起酸涩。她沉默了很久,说:“冯大人,你真的是个好人。”

“就算你不算计我,这黔洲城也总有人要杀我。你不过是借势而为,救下我而已。你有那么多匕首,又能凭空飞上屋顶,想必武功不俗,能护我性命,毕竟如今想取我性命的人不在少数。你全当我们二人各取所需,我求命,而你求魏鸣的财。”

她突然觉得释怀、解脱,总算不必怀揣着秘密了。

可见他这般,却有些愧疚,因为她甚至已经想过,如果冯斯疾因为憎恨被骗而要离开,那么她会直接怂恿魏鸣杀掉他。

只因她很清楚自己接下去的路非正而邪,手上不知道还要沾染多少鲜血,倘若留他一个想要重回京都的清官活命,无异于放虎归山。

谁知道他来日会不会成为捉拿她的官员?

李绮拿起火折子,扶起倒塌的烛台,重新点亮了房里的蜡烛。

她在桌边坐下倒了一碗水,自己先喝了,再给冯斯疾倒一碗。

他接过喝下,她趴坐在桌边说:“其实对你,我并非全是做戏。我无家可归,你落魄潦倒,看见你,其实也是看见我自己。算计你是真的,但对你的同情也是真的。不管怎么样我希望你好,因为你是好人,好人就应该有好报。”

冯斯疾把水碗放下,看着她认真说:“既如此,事成之后我们一起回京都。”

李绮愣了愣,挺直腰背看他:“一起?”

“嗯,你不是说见我即见你,我们其实都在走同一条路,我调查云洲,你收复云洲,同回京都,互相扶持。”

李绮很想说他们其实不是一路人,她远不似外表这么心善,她救他同情他不过是因为同病相怜。

街上的乞儿不止一个,群芳楼里也会出现下一个、无数个夜阑,她不是谁都救得过来。时日久了,心肠冷硬,情感麻木,除了收复云州,几乎别无他念。

但冯斯疾不一样,她在魏鸣那儿听说过他,他是真真正正的好官,他可以为了百姓甘愿被贬,可以自掏家财拯救难民。他无论见到多少个夜阑或者是乞儿,都能一如往昔的拯救。

对上冯斯疾认真的目光,她却很不想让他失望,犹豫了会儿,到底点点头:“那便做个伴,一起走。我收回云洲的家,你呢就回京都,做你想做的事。”

冯斯疾说:“我虽不知你的计划是什么,但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你既然说魏鸣的金山知道的人不多,那你是从何得知?你又怎么能确定,那金山一定是真的。”

李绮皱眉:“什么意思?金山还能有假?”

“我只是觉得金子是藏不住光的。如果金山是真的,那便如饥荒年里的一块肉,无数人或者兽都想要扑上前咬一口,而不是像魏鸣这样无人知晓。”

李绮闻言沉思,蓦然觉得的确哪里不太对。她狐疑地看着他:“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阿姐!”门外????,董临澈在门边探了个脑袋进来,对她招手:“说好今晚抢腊八粥的,你跟冯大人都去哪儿了?我们等了你好久!”

李绮起身往外走:“那我可就来了,这么迫不及待,你抢得过我吗你!”

董临澈见她过来,激动地哇了声大侠追来了便扭头就跑。

李绮正要追出门去,又折返回来,拉住一动不动的冯斯疾:“来一起玩啊!”

冯斯疾怔住:“不了。”

“哎呀,都这个时候了还端什么大官的架子,你要入乡随俗,守我们的规矩!你……”

冯斯疾突然站起,快速朝她伸手,啪地一下,往她肩膀上贴了一张纸条。

“你!”李绮反应过来:“你什么时候拿的腊八条!”

她气急败坏地模样莫名可爱,眼睛瞪大面颊皱起,像一只气鼓鼓的河豚。

他轻轻笑开眉眼:“今日我去找夜阑拿伞时,临澈告诉我的。贴的条越多,被抢的腊八粥就越多,条最少的当老大,可以收到最多的过年礼物,且不可以动武,是吗?”

“是啊。你有腊八条怎么不说!”

冯斯疾无奈一摊手:“就算说了,你也贴不过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