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13 情况千奇百怪(1 / 2)

加入书签

祁嘉十四岁辍学,到社会上学修车。

十八岁当兵,二十岁退役。

二十一岁铁路接收上班。

虽说资历不多,年纪也不大,但社会上的人见得也不少。

尤其是职场上的那些“活爹”。

在各行各业,他们能让领导头大到怀疑人生,他们的作妖方式也往往精准地踩中管理者痛点。

根据祁嘉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阳奉阴违型,开会时点头如捣蒜,说“领导您说得对”,转头就按自己的歪理来,出了岔子还振振有词“我以为您是这个意思”。

第二类是甩锅摆烂型,任务来了推三阻四,“这我可不会”“上次刚刚搞砸”,实在推不掉就敷衍交差,出问题立刻甩给同事或外部因素。

第三类是诉说美好回忆型,对现在的领导说着以前的辉煌,“想当年,我在哪里怎么怎么样”,公开场合唱反调,私下拉拢人搞小团体。

第四类是玻璃心炸毛型,批评一句就炸锅,要么当众怼回去,要么消极怠工摆脸色,领导还得反过来哄着“别往心里去”。

第五类是摸鱼还挑事型,自己上班刷剧摸鱼,却盯着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甚至打小报告添油加醋,搅得团队不得安宁。

第六类是同归于尽型,遇到不好的事情,遇到领导让他不开心,那大家都别好,我光脚的我怕啥?

祁嘉就是这些人的其中之一,领导管轻了没用,管重了怕他闹得更凶,简直是拿他们没办法的“职场钉子户”。

而对待孙鹏和周小双,祁嘉就来了一套“玻璃心炸毛”加“同归于尽”的组合拳,想必新车长也是有所耳闻了。

果真,那光头的车长比较和气,笑着说:“我叫李斌,路途中有什么心理不顺的,可以和我说。”

祁嘉知道,李车长听说之前的事了,知道他是一个滚刀肉,这是采取了孙车长和周车长相反的方法,怀柔战术。

在八组上的那一大趟学的是软卧,这一趟就要学硬座了,李车长将他放在了办公席,跟随列车值班员学习硬座的乘务工作。

放在这个位置,就不用盯夜班了。

白天六点起床,夜间十点回到宿营车休息,中午有三个小时午休,能干那些蹭白牙条的时间都避开了。

可能李车长故意这么安排,是有些担心祁嘉再暴跳如雷一次。

列车值班员是乘务工作中一个岗位,负责管理班组的台账,各项文件,出乘之前抄取电报,路途中为旅客办理补票业务、掌管金钱、票据、交账等等工作,相当于车长的小秘书。

白天的时候,会配一个专门的列车员开门、扫地、收垃圾,夜间祁嘉回去休息了,列车值班员就自己开门,组织旅客乘降。

始发站开车,一切都很顺利。

验票,疏导旅客,检查行李架。

列车值班员王文涛将祁嘉叫到一旁,小声叮嘱地说:“这是你第一次报站,千万不要结结巴,能说下来就说,说不下来就走,不要在那里停留。”

硬卧车厢是通过广播报站,单点叫下车旅客下车,因为不准扰民,而硬座车厢不同,是扯着大嗓门在门头第四个座位报站。

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祁嘉当时并不明白王文涛说的意思,结巴怎么了?那么多台词一次背下来,又要高声、自然地说出来,难免不发生中断,谁也不是主持人。

然而,王文涛的话很快就应验了。

祁嘉也体会到了,王文涛交带的“说不下去就走”是什么意思。

祁嘉戴着帽子进入车厢,高声喊道:“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到站方圆站,正点到站时间十七时二十六分,停车两分,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在车厢两端等候下车。”

熟练,的确是熟练。

但有一点错了,前方并不是方圆站,而是开平。

哈哈哈!

顿时,车厢里传来猪叫一般的笑声。

“有没有到方圆下的?前方开平站可以下车啊,然后走回家啊!”

“这紧张的,刚上班的吗?我帮你喊呢?”

“哎呀妈呀,可是笑死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