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如何回答?(2 / 2)

加入书签

“要知道从我开始放弃一切世袭罔替的功名利禄,甘愿做个普通百姓自食其力,意味着你们、你们的后人将来一样得如此,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若不是我黄易吃饭砸锅,也许你们的后人有机会世袭罔替封候拜将呢?”

不少人哄笑起来,以关中学子为首的新锐派官员站出来表示支持,大力赞扬侯爷大公无私。

至于江北、江南的许多官员,虽然喊的口号一样,但却违心许多。这帮人是真的在内心里骂娘,你做好人,却断了我们的后路,真不是东西!

其实在黄易内心里,如果不是天下识字之人太欠缺,真不想用这帮前朝旧臣。倒不是说这帮人心怀旧主,也不是说十恶不赦的贪官,而是他们的思想太封建,看百姓的眼神不对,仍然带有三教九流的等级观念。

所以将来朝廷会逐步淘汰这帮人,免得留下带坏下一代。

等到众人重新平复,黄易平和的讲了一个故事:“昨日有人曾问我,为什么不做皇帝?泼天富贵唾手可得,为什么不要?你辛辛苦苦起兵赶走了大明,不就是为了做皇帝吗?”

“你逍遥侯黄易不要,就没想过你的后人不要吗?人活着,谁不是为了子孙后代?等着看吧,你的后人会骂你老糊涂的。”

听到这个,徐辉祖尴尬的端起茶杯掩饰。

他是帮外甥女小蓉儿抱不平,甚至想催妹妹再给逍遥侯生个儿子的。要不然他也不敢顶撞黄易。

全场的关注点都在黄易身上,可没人注意到徐辉祖的尴尬。

“其实这个问题,当初洪武皇帝来长安的时候,也问过我。”

“众所周知,我黄易早年游历,后来携妻女回到京城,也曾一心效忠朝廷的,先太子朱标与我是挚友,洪武皇帝和皇后收我为义子,视如己出,一众皇子见面也要叫我一声兄长。”

“可最后为什么闹成了这样?民间传言说是因为秦王朱樉在长安一事,当时秦王朱樉抓我下狱,屈打成招,险死还生,由此双方生出仇怨嫌隙。”

“最后皇帝选择了亲儿子,放弃了义子。”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个好像不是民间传言吧,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事实呀。

黄易哈哈大笑道:“倘若仅仅如此,我何必大费周章躲藏十年谋划推翻大明?以我天下第一的身手,皇宫大内来去自如,早就可以杀了那作恶的秦王朱樉,甚至弑君屠龙也不用假手于人。哪怕杀了一众皇室,我也能逍遥天下。”

这么厉害?

大部分人不相信,因为没见过侯爷的武艺。

但也有人点头赞道:没错,且不说侯爷的武艺,单说他发明的迫击炮,不需要炮营,只需要一人一门炮,潜入皇宫附近来几下,就能把皇宫炸了。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洪武皇帝,推翻大明的念头,是从他当年亲口说出了那句:天下是大明的,大明是朱家的。”

“从这一刻开始,我就知道,他跟前面世世代代那些皇帝没任何区别,口口声声喊着为国为民,实则还是把百姓看做养活朱家子孙的牛马。”

“这样的朝廷不值得我拥护,这样的君王不值得我追随。于是我放弃了一切跟大明朱家重归于好的幻想,决心亲手打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皇帝、没有欺压的新世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