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章 低价甩卖?(2 / 2)

加入书签

黄子澄好奇问道:“总不能关中也出十倍的高价吧?”

吕秀才嗤笑道,“我们关中又不是海外那群冤大头。”

那你们……

不等黄子澄说话,吕秀才就摆手打断了他,“你们可以从海外赚回金山银山,但你们从海外搞不来粮食对吧?”

黄子澄苦笑点头,随即表示惊讶的问道:“怎么关中要拿粮食与我们交易?若是如此,那倒是可以商量。”

“真想不到,这才几年时间?关中竟然富裕到有余粮外卖的程度。侯爷真乃神人。”

粮食?

吕秀才忍不住笑道:“黄大人您误会了,我说的可不是粮食,即便我们有余粮想卖给你们,恐怕江北也不会同意的。”

那您的意思是?

吕秀才缓缓解释道:“自从蜀中粮仓也归了江北以后,朝廷的粮食应该就吃紧了,但海外贸易又不能停下,所以江南的田亩多数用来种桑养蚕,与普通百姓来说,九成土地用来种植粮食,剩余一成要么养蚕,要么种棉花。”

“倘若我们关中能解决南方百姓的穿衣问题,那是不是就可以节省出很多土地来种粮食呢?”

“甚至于你们种桑养蚕的土地,也可以划拨一部分出来,海外贸易虽好,但却变不了粮食。”

“当年的朝廷钱比粮珍贵,现在的朝廷粮比钱珍贵,我说的没错吧?”

黄子澄眉头紧皱,“不知关中如何帮我们解决穿衣问题?”

吕秀才递出了关中的物资供应清单,其中最大宗的交易还是羊毛布匹,而且报价跟江北的一模一样,没有半点加价,跟姚广孝说的所谓人情价,纯是忽悠他的。

关中要的是江南和江北势均力敌的对抗,倘若卖给江南的物价高,就等于是在帮燕王朱棣攻击江南,这种拉偏手的事并不符合关中利益。

于经商而言,一货二价影响信誉,得不偿失。

“这么便宜?这个价格只是普通棉布价格的三成,如果真的让羊毛布匹以这个价格卖给百姓,那天下就没人种棉花了。”黄子澄差点惊掉下巴。

吕秀才小声说道:“黄大人,这个价格是我们卖给朝廷的价格,至于你们卖给百姓是什么价钱,我们可管不着。”

“不过可以给大人一个小建议,如果以普通棉布价格的五成卖出去,应该可以一箭双雕,朝廷既可以赚到一倍的利润,又可以让百姓省下土地改种粮食。”

黄子澄连连点头,对对对,当然要加价!买卖哪有不赚钱的?

“等等,大明朝百姓这么多,你们关中能产出多少布匹?供货跟得上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