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6章(1 / 2)
当黄金秋叶落满地,白露凝结,人们开始翻箱倒柜找外套的时候,唐钟芳和毛大元带着两家人一起回了趟六塘村。新年前的这几个月,赵艳芳在家拿着表哥的初中课本练题,在她手里如果要将这次“寻亲”之旅写成作文,那就是:
“对于回老家这件事我是没有什么期待的,妈妈和舅妈出发前就一直叮嘱我,在村里一定不能一个人单独走动。而表哥则在出发前就私下偷偷告诉我,千万不要上村里的茅厕,实在忍不住就去门口田埂里方便。回乡那天早晨天空阴暗,我们一群人坐着摇摇晃晃臭味浓厚的中巴车就出发了,1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妈妈的老家。妈妈的老家到处臭不可闻,唯一进村的石头路上都是各种禽类的粪便,来看热闹的村民也大多面黄肌瘦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舅舅也不像在市里那样总是谦虚的弯着腰和人打招呼,一到村里就腰杆挺直到处指指点点(舅舅好像是村里这一辈混得最好的?)。一群老人来看我们,那些老人每个都掏出皱皱巴巴的几毛钱给我和姐姐当见面礼,那是一些折痕很多味道奇怪的纸币,我一点都不想接过来。到了中午,我们就在舅公家吃饭,妈妈告诉我这里以前是她的家,但是现在不能提了。舅公舅婆表现的很和蔼,给了我和姐姐每人2元钱的见面礼,中午吃饭的时候两位老人家还特意杀了一只鸡庆祝,可惜来吃饭的还有七八个村里的老人和村长,我根本没吃到几块肉。
村长伯伯一边抽着水烟一边和妈妈聊天,告诉我们他已经把我和姐姐的户籍办好了,就挂在村里的集体户口,妈妈顿时喜上眉梢塞了一包烟给他。吃完中午我们就要返程了,老家的各位叔伯爷姑凑了20斤大米、20个鸡蛋外加一麻袋菜给妈妈,这本来是好事,可是那天晚上我看见妈妈对着这些粮食哭了起来,妈妈说这就是外公外婆留下的家产。”
你觉得怎么样?”赵艳芳喜滋滋念着自己的600字作文给赵香梅听,得意洋洋:“我这写作水平和表哥差不多了吧,年后插班去八年级妥妥的没问题。”
赵香梅点点头,妹妹的成绩一直不错华话也说得好,这几个月侵染在这边的语言环境中更是表达能力进步神速,现在已经听不出她有口音问题。而自己从小基本没读过什么正经课程,这小半年下来说话和认字倒是勉强可以应付生活,笔还是不会拿。
想了想,赵香梅还是委婉对妹妹刚刚写的作文提了意见:“蛮好,就是你千万别给外人看见了,这不是在拐着弯骂人吗?”
赵艳芳不耐烦啧了一声,嘟囔道:“知道啦,知道啦,再说骂的就是他们,敢做不敢当吗?”
“话不能这么讲,舅舅一家还是对我们很好的,给我们住给我们米帮我们上户口,还帮你找好学校读书,还……”
漂亮小姑娘马上抢话答道,“还帮你找了工作,年后让你去纺织厂成衣间当学徒,一个月有18元工资~真的好高高哦。舅妈肯定又收了妈妈的好处。知道了知道了,别念了,这篇作文我擦掉就是。”
赵香梅无奈的摇摇头,看着妹妹用橡皮擦用力擦干净练习本。
一阵寒风从窗户空隙钻进屋子来,卷发少女冷的抖了抖,拢了拢身上表姐送的三手军大衣,抬手给屋内的火盆加了一块炭。
似有似无的听到远处有小孩子在嘻嘻哈哈的玩着炮仗,屋内两人不由愣神片刻,以前的事就不说了,再怎么样也把今年熬过去。火盆上架着个铁架子,架子上可以放个水壶煮开水,赵香梅抬手放水里放了一点橘皮,一股清香味慢慢散开淡化了空中的冷涩,两姐妹沉默不语各干各的事。
直到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高跟鞋声音,是妈妈回来了。
唐钟芳轻快的步伐由远到近,一边开门一边呼唤孩子:“走走走,带你们买年货和新衣服去。”
“真的吗?”小女孩双眼亮晶晶,赶紧回房间拿外套还催促大家都快点。
中年美妇看到大女儿身上的破旧外套,感到心里有点难受,赶紧招呼孩子过来前后看看,“香梅,等下给你重新买件厚棉衣,就不穿这件了啊。”
卷发少女摇摇头,握住母亲温暖的手:“这衣服其实蛮好的,又没补丁就是旧了点。再说了,我们一家现在都没个收入,你的钱还是省着点花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