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章 锁定目标(2 / 2)

加入书签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

事情的严重程度、利害关系都说明了,目前而言,陈道庠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

那么看你万景忻是要选择忠于陈道庠,还是要信越王刘弘昌!

如果选择忠于陈道庠,那如果刘弘昌说的是真的,他必死无疑,甚至夷灭满门都不为过!

如果选择相信刘弘昌,就必须尽快听从他的安排,封锁皇宫,以防止真相逃脱,更要防止皇宫动乱……

万景忻皱了皱眉,似乎并没有犹豫,直接说道:“末将这就调派人手,执行王爷您的命令封锁皇宫!”

说罢,不待刘弘昌反应,便直接带人冲了出去。

刘弘昌皱了皱眉,甚至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这万景忻这么快就做出了抉择。

只是,此人到底是因为考虑清楚了利害关系,还是他真的更忠于大汉?

自己以后又能否重用呢……

与此同时。

循王府内,见循王刘弘杲还愣在原地。

王翷有些着急了:“王爷,发生如此大事,您作为亲王,又与越王关系最为亲密!”

“您必须尽快站出来帮越王稳定局势啊……”

刘弘杲怔了怔,像是这才捡回了一点点魂魄,将信收好,迈开脚步,目光逐渐坚定:“走!”

刘弘昌在信中只是简单陈述了玉堂珠殿的那一幕,然后拜托他稳住禁军,封锁都城。

但就是这封简短的信,差点让他背过气来。

刘玢会死,这是他一直相信且认定的事。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次政变的主谋刘弘熙竟然也死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震惊疑惑之余,他又生出了更多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他有些小小的暗喜,毕竟他们两个都死了,五哥继承皇位就更名正言顺了。

但同时,他又担心,如果五哥刘弘昌坚持不当皇帝,那怎么办?

还有,如果五哥刘弘昌当上皇帝,以他的性格,定会将事情真相查得一清二楚。

到时候,作为四哥刘弘熙政变的帮凶,五哥又会怎么处置自己呢?

他消化了很久,也纠结了很久。

但最终,王翷的那句“必须尽快站出来帮越王稳定局势”点醒了他。

不管了!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比五哥更配当皇帝。

至于如何处置自己这个帮凶,自己只管相信五哥便是。

毕竟在这世上,若五哥都不能相信,还有谁值得自己相信?

……

万景忻没有让刘弘昌失望,很快便封锁了皇宫。

王翷也没有让刘弘昌失望,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那一众大臣更没有让刘弘昌失望,在排查核对后,也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整个宴期间,除了一些舞女和乐官,只有晋王刘弘熙、陈道庠、以及六名力士进入过玉堂珠殿。

那些舞女和乐官都在皇宫,刘弘昌带领一众大臣连夜审问。

最后,所有人都将目标锁定带着力士离开皇宫的陈道庠身上!

刘弘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当即以辅政大臣的名义下令,全城搜捕陈道庠与那几名力士。

天空放晴。

熬了一整宿的众人都有些昏昏欲睡。

玉堂珠殿内。

刘玢与刘弘熙的尸体,以及那小太监的尸体都已经分别搬到了别的地方。

只有那一摊已然凝固的血迹还没来得清洗。

王翷忍不住看向前面一直负手站立的刘弘昌:“王爷,天亮了,很快就要到早朝的时间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刘弘昌道:“正常上朝,本王要在朝堂上,将此事公诸于众!”

闻言,不待众人开口,杨相便站出来说道:“王爷,这恐怕不妥!”

“之前的商讨我们不是已经得出结论了吗?”

“如果凶手真的是陈道庠,那其背后一定还有帮手,谁敢保证文武百官之中会不会有他们的帮凶?”

“如果在抓到陈道庠之前就将此事公诸于众,只怕会滋生更多变故……”

“下官建议,还是先瞒着,等抓到陈道庠,将此案破了之后,再公布……”

众人见状,瞬间像是来了精神一般,议论纷纷。

以杨相的儿子杨文之为首的四五个大臣都站出来表示赞同。

而以赵光裔的儿子赵损为首的几名大臣却站出来反对:

“不可,杨相说的有道理,可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抓到陈道庠?”

“如果一直抓不到,那我们难道要一直瞒下去吗?”

“而且我们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没人发现背身的刘弘昌嘴角微微勾了勾,等他转过身看向众人时,还是那张凝重的脸。

他扫视了一眼众人,又看向王翷,问道:“王大人,你觉得呢?”

王翷挑了挑眉,道:“但凭王爷决策!”

话音刚落,刘弘昌便发现不少人向王翷投去了异样的目光。

刘弘昌微微叹了口气,道:“所以,现在的关键,就是能不能抓住陈道庠了……”

数个时辰以前,还是半夜。

京都西城陈府内。

“郎君,您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你不是应该在皇宫……”

“少废话,赶紧带着孩子,收拾东西跟我走……”

“这是怎么了,郎君?”

啪!一道清脆的巴掌声响起:“别废话,赶紧的!”

很快,四道身影便出现在了夜幕之中。

他们没走大门,而是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后门。

然而,后门刚被打开,便传来了一道阴沉的声音:“陈将军,这是要去哪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