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拜神(1 / 2)
高加林缓缓放下电话听筒,抬眼望向柜台后那位看守商店的刘大爷,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开口问道:“刘大爷,这通电话费多少啊?”
刘大爷微微低头,目光落在面前的计时器上,只见指针稳稳停在三分半的位置。他抬起头,操着那口带着乡音的语调说道:“三分半,按规矩得按四分钟算。你这可是打的省内长途,还有附加费呢,一分钟五毛,拢共两块钱。”
这年头,电话费着实不便宜,容不得人挑三拣四。若不是高加林居住的这片区域恰好处在YA市的核心地段,像这样的公用电话,想找都难如登天。
这也是高加林平日里总在单位打电话的缘由。今儿个若不是兴奋过了头,把和西影厂约定时间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他也不至于在这儿花上这“天价”电话费。要知道,在这物价水平下,一份地地道道的羊肉泡馍也不过两块钱,足够让人舒舒服服地大快朵颐一顿了!
虽说价格高得让人咋舌,但高加林心里也明白,这公用电话摊儿可是街道集体企业的一部分,刘大爷不过是替公家收钱,自然是一分一毫都不会差。于是,他没半句怨言,伸手从兜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轻轻递到刘大爷面前。
刘大爷一边乐呵呵地伸手接过钱,一边满脸好奇地打听:“高作家,听您这电话里的意思,是要去省城的西影厂呀?咋的,您那小说要拍成电影啦?”
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高加林哪能逢人便说。他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轻描淡写地回道:“刘大爷,没谱的事儿呢,人家就约我过去聊聊罢了。”
“嗨!”刘大爷眼睛一亮,咧开嘴笑了,“您还跟我这儿藏着掖着呢,我耳朵可灵光着呢,啥都听得真真儿的。人家那边不仅说车接车送,连房间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嘞!”
高加林顿时一阵无语,平日里看着老实巴交的刘老头,没想到竟这般八卦。他无奈地叮嘱道:“刘大爷,事情确实有这个意向,但还没最终敲定,这事儿可不好乱说。您也帮帮忙,可别到处瞎传啊!”
“瞧瞧您这话说的!”刘大爷压根没把高加林的话听进去,依旧咧着嘴,笑得满脸褶子,“我就知道我这耳朵好使得很。行嘞,高作家,您放心,我可不是那爱嚼舌根、乱传闲话的人。不过等您的电影上映了,您可得一定通知我,我也进电影院好好欣赏欣赏。”
高加林只得笑着点头应下,这才和刘大爷道了别,迈着步子往家走去。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处处透着坦诚与热情,可有时候,就是这份过度的热情,让高加林心里直犯嘀咕,仿佛自己连一丝一毫的隐私都藏不住。如此一来,他行事愈发谨小慎微了。
高加林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回了家,刚进屋,就瞧见刘巧珍像个陀螺似的,在家里忙得团团转。她一会儿急匆匆地翻找着路上吃的干粮,一会儿又皱着眉头,盘算着在旅店住宿要带的物件。
高加林定睛一看,她已经把行李收拾得七七八八,再这么折腾下去,怕是真要添乱、把事情弄成一团乱麻了。
只见刘巧珍风风火火地冲到衣柜前,伸手一把拽出高加林那件厚实的呢子大衣。高加林心里“咯噔”一下,这大衣可是为寒冬腊月准备的“御寒神器”,如今才九月,秋老虎还时不时出来撒撒野,穿这衣服出门,非得热出一身痱子不可!
高加林心知,再不制止她,这闹剧怕是要没完没了。可要是直截了当地说,她准会搬出“出门在外,有备无患”之类的老话来反驳。
高加林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他轻手轻脚地凑到刘巧珍身旁,压低声音,在她耳边轻声道:“巧珍,你这次一去就是好几天,给姚老师请假了没?”
这一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刘巧珍心里激起了千层浪。
她猛地一哆嗦,像是被电击了一般,一下子跳了起来,双手慌乱地拍着额头,懊恼地埋怨自己:“哎呀呀,瞧我这榆木脑袋,这么重要的事儿都能忘得一干二净!加林,快把自行车钥匙给我,我得赶紧去姚老师家里……不对不对,她这会儿肯定在学校呢,我得去学校找她!”
高加林赶忙从兜里掏出钥匙,递了过去。刘巧珍眼疾手快,一把夺过钥匙,像一阵风似的冲出房门。她跑到院子里,抄起自行车,双手紧紧握住车把,双脚用力一蹬,车子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眨眼间就消失在街头巷尾,只留下一串“叮叮当当”的车铃声在空气中回荡。
高加林站在门口,扯着嗓子高喊:“慢点骑,注意安全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