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4章 湾湾江湖势力格局(1 / 2)

加入书签

秦浪闻言点点头,他对湾湾的江湖格局也有一定的了解。

湾湾社团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被称为“外省挂”。

这一类别主要由两部分人群构成:一部分是随果党一同来到湾湾的老兵子弟,他们在湾湾落地生根,逐渐形成了一股势力。

这些人组成的势力就是大名鼎鼎的竹联帮。

另一部分则是来到湾湾的青帮人员组成,他们也同样在湾湾组成了新社团,就是如今的四海帮。

青帮最初是靠漕运起家,四海帮没忘了祖上的辉煌,所以他们的名字自然就往海上靠。

三联帮中的人员就要复杂的多,其中有袍哥、青帮、老兵子弟,这些人共同组成了三联帮。

而湾湾本地的社团则被称为本省挂。

说是社团都有些夸大,他们都是以本地区带头大哥组成的兄弟会。

社团内部没有明确的职位划分,都以兄弟相称,而带头大哥被称为角头或者大仔。

竹联帮、四海帮、三联帮、都属于外省挂,这些社团内部都是以洪门规矩为框架,有明确的职级划分。

而本省挂的社团一般都是根深蒂固,牛埔帮就是本地社团的大联盟。

湾湾江湖不大,但却能创造神话,江湖势力比港岛还多,大大小小几百家……!

而现如今,后世大名鼎鼎的本土社团天道盟现在还没成立。

外省和本地两派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电影艋胛就是底层人员冲突的具体体现。

湾湾社团现在的主要经济来源一般集中在酒店、啪啪啪、地下赌场。

各堂口也有自己的小收入,收保护费、勒索、讨债,以及充当保镖、地方围事、调解纠纷等业务。

现在湾湾最出名的江湖人物不是三联帮的雷公,而是竹联帮鸭霸子陈齐礼。

他之所以有“鸭霸子”这个外号,是因为他最早属于竹联帮“鸭”字堂口。

而堂口主事人,在湾湾江湖被称为“霸子”。

那个说出“出来混要给谁交代?”的灰狼,他就说过这事,“霸子弄了不少枪回来,咱们就不是几百人的社团了,而是几万人!”

鸭霸子在“港岛西餐厅”事件中,带着8名手持棍棒的兄弟,击退一街牛埔帮小角头,打赢了对本地社团的火拼,也因此一举成名。

70年,鸭霸子又果断在警察面前干掉了社团内部的二五仔,这一举动更是轰动了港、澳、湾三地,而鸭霸子也因此入狱服刑6年。

鸭霸子出狱之后,重整竹联帮。

在此阶段,竹联帮势力迅速发展,社团内部组织结构也更加严密。

就在去年,也就是81年陆续设立了8个堂口,分别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81年底再完成天、地、至、尊4个分堂。

而竹联帮也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在港岛、鹰酱、脚盆鸡都设有分堂。

四海帮也不遑多让,经营期货公司、制造厂、建筑公司、影视公司以及传播公司等企业,和竹联帮之间的冲突也日趋白热化。

相比之下,三联帮雷公就要逊色很多,这货是个老年痴呆,脑子有点不好使!

这老东西是一门心思想往赌业里钻,和湾湾赌王蒋山河、东湖帮海岸闹的不可开交。

而蒋山河也不是易与之辈,开赌场别的不多,就是钱多。

砸了不少钱跟雷公斗的不可开交。

东湖帮虽然没三联帮势力大,但也不是小角色,在台中也能跟三联帮周旋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