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八章 老子闺女是天才(1 / 2)

加入书签

“我听苗苗说三十年后的幼儿园和现在的很不一样。”

具体哪儿不一样,乔宋上回在给苗苗洗澡的时候听苗苗简单的形容了一下。

三十年后的幼儿园更偏重于教学,像苗苗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孩已经开始接触英语、日语、俄语,再加上一个中文母语教学的四国语言学习,学校会请专门的外教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每个学期期末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教学质量检测,就类似于他们现在所经历的学期考,成绩合格才能继续往上升学,不合格则留级一年,直至达标。

三十年后的幼儿园,不仅设有教学课,还设有专门的劳动实践课。

孩子们每个学期去春游、秋游,都不能叫做春游、秋游,应该统一叫做研学,

研学的路上,学校老师组织孩子们去捉蜻蜓、捕蝴蝶,学习野外生存技巧,放在以往,他们叫做野炊,放在之后就叫作人文科学探索。

包括,老师带领孩子们搭建土灶,磨豆浆、制作自然美食,这一环节也被后人赋予了以一个很高大上的名称,叫作“野外工程搭建”及“食物的料理构成之如何激发美拉德反应”。

后来这个“美拉德反应”,乔宋因为当时没听懂,回家之后还专门借助工具书查了一下,发现其实就是高温环境下氨基酸和糖类发生的“爱情反应”,比如煎牛排的时候,为了使牛排更加好吃,更具有风味性,厨师往往会通过一瞬间的高温,使牛排表面形成一层焦香酥脆的壳;厨师在烤面包的时候,通常会在面包表面刷一层蜂蜜或是蛋液,增加面包表面的糖分,再经过高温烘烤,临出烤炉时在面包表面快速喷上一些水,来激发面包诱人的色泽和香气。

总之,就是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就是了。

和他们现在这种更偏重于照顾孩子的幼儿园,完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们现在的幼儿园其实叫作托儿所更合适。

孩子们每天到幼儿园无非就是和老师做做游戏、和同学做做游戏,极少的时间是拿来学习的,所以这种一前一后的差距,让乔宋根本无法判断苗苗现在的智商究竟是处于什么水平。

乔宋把这个情况和段嘉彦简单的说了一下,段嘉彦也觉得乔宋的担心不无道理。

如果苗苗自身的学习基础比较好的话,就没必要让她为了适应现在这个年代的教学,强制性将她与她的同龄人捆绑在一起。

大不了就跳级,又或者是在她正式读小学之前,专门请家教给她补课。

不过在下具体的决定之前,乔宋和段嘉彦还是很谨慎的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辅导书回家。

“妈妈,这是什么呀?”苗苗才洗完澡,头顶戴了个大大的羊角帽,浑身都是香喷喷的气息,迈着短腿刚向前走了两步,就被段嘉彦一个熊抱,双手托住腋下,拎小鸡崽子一样水灵灵的拎了起来,下一刻就把她安置在了宝宝座椅上。

“苗苗,和妈妈玩儿一个小游戏好不好?”乔宋将今天下午,她从新华书店里面买到的几本辅导书打开,放在苗苗面前,又让段嘉彦去楼下拿了几枚糖果上来。

苗苗乖乖坐在椅子上,嘴角咧出米粒般的白牙,咯咯咯的娇笑:“什么游戏呀?”

乔宋随即解释道:“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妈妈和苗苗比赛,看谁做题又对又快!苗苗要是能在规定的时间做出更多的题,妈妈就奖励苗苗一颗糖果,集齐七颗糖果,妈妈就陪苗苗看一个小时的电视;集齐十二颗糖果,妈妈这周日就陪苗苗逛一次商场,怎么样,苗苗要玩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