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1新安江(2 / 2)

加入书签

麦冬提着鱼虾去找船夫,船夫见了,马上搬了个两个红泥火炉上来,支了个小杌子,坐在船边当场给鱼开膛破肚,拿水洗净后,立马给鱼抹上粗盐,往肚里塞紫苏,与虾一并放到烧起的火炉上,烤得脂香飘满船,让人食指大动。

船夫老李乐呵呵地表示:“像我们这群拿船当家的,这是最常见的吃法,也就这种刚捞上的河鲜才能这么吃,新鲜,没腥味,虽然方法简单,却最能吃出本身的鲜甜。

明夷乐呵呵地在旁边附和,水上居民啊,倒是想起了?民,也不知道他们做不做艇仔粥呢,算起来也是好久没吃了……

几人各占一把小杌子,坐在船头,蘸着明夷拿出来的辣酱,谈笑间将满满两篓鱼虾吃了个干净。客船行至江心,视线更加开阔,相邻船只也少了许多,两岸青山绵延,江水蜿蜒向前犹如一缎碧练,偶有水鸟停留,尖尖的长喙猛地扎进水里,再出来时就已经挂了一尾活蹦乱跳的青鱼,昂着胜利的头颅,纤长的白色身影不一会儿就消失在青翠山林间。

眼下也没什么人,明夷索性将那碍事的帷帽摘了去,张开手臂毫无遮挡地,全身心感受江风拂面的温柔。

待月出时,江上的船只又多了起来,大家各自点亮了船上的灯笼,一排排连在一起,仿佛汇成一条红河。不知是那艘船先吼了一嗓子,人们陆陆续续钻出船舱,或扶着船舷,或立在船尾,竟开始对起了歌来。

一位青衫船娘笑声朗朗,隔水抛来歌谣:“新安江水流到东,妹在船头哥在篷??”明夷兴奋地乱接一气,什么“山对山来岩对岩”“这边唱来那边和”,竟与对面那船娘唱的有来有回。

大家玩得热闹,这夜晚的新安江却是黑得要命。月亮隐在厚厚的云层里头,光晕淡得几乎没有,大家虽各自看不清面容,歌声却更加爽朗,一浪高过一浪,久久未能停歇,点点渔火闪烁在漆黑江面,偶有水鸟飞过和上几声,宽阔的大江缓缓东流,今夜的新安江宛如一幅渔舟唱晚图。

由于一路顺风又顺水,不过三日,客船就到了渔梁坝。吴家和赵家早早遣了人在岸上候着,明夷与吴中孚浅浅道了个别,便与麦冬坐上了赵家的马车走了。

马车停在赵府西北角门口,明夷下来后又坐上了顶小轿,直到进入内宅才由府里的丫鬟领着去见赵二夫人。

跨过月洞门,铺着细白石子的小径旁蜿蜒绵亘,一旁的罗汉松被修建成喜庆的迎客状,竹篱圈着牡丹圃,姚黄魏紫、赵粉二乔,各色品种,应有尽有。巴掌大的花球开得层层叠叠,犹如神妃仙子的霓裳羽衣,堪称一句国色天香,越往里走,牡丹愈来愈多,开的闹哄哄的,仿佛要将脚下的石子路蚕食殆尽,伴着袅袅清香,前方带路的丫鬟停下了脚步,一座精致的小院就坐落在这牡丹花丛中。

赵二夫人本名闻二乔,名字乍听有些奇怪,据说是因为赵二夫人在其娘腹中时本是双胎,然双胎本就容易难产,闻母废了半条命生下一对女婴,其中一个当晚就没了,为了纪念这个死去的姐妹,闻父闻母给女儿起名二乔。

明夷进屋时,闻夫人正端坐在有束腰三屏围子嵌理石罗汉床上,身着鹅黄绫地绣百鸟竖领袄,外罩朱红遍地金云纹比甲,下着艾绿妆花缎凤尾裙,高耸的云鬓上插着一支赤金累丝点翠嵌红宝石牡丹簪,衬得其容貌艳色逼人,恰似那雍容华贵的二乔牡丹。

见明夷来了,牡丹美人双眼一亮,直接快步走到少女面前,拉着其手上下打量,目中惊艳毫不掩饰,直直道:“天下竟真有如此标致的人物,我今个算是见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