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姐妹上学堂(2 / 2)

加入书签

这次能将她请来,还是因为她的哥哥是明夷父亲读书时的好友,顾夫人刻意叮嘱,这位沈先生素有才名,得她教导的学生均是受益匪浅,一定要跟着好好学习。

花厅内湘妃竹帘半卷,王家四位姑娘齐整端坐,素绢封面的《毛诗郑笺》静静摆在在案头,沈先生执起戒尺轻点《郑风》篇,沉水香随着动作在青瓷笔山间缭绕。

“今日讲《子衿》。”

先生话音方落,王贞妤便晃着双螺髻嚷道:“先生先生!这诗里的姑娘为何总在城楼晃悠?”

王堇妤用黛笔戳了戳砚台:“四妹妹真蠢,这是比喻思念……”感受到旁边大姐逼人的视线,二姑娘自觉失言,低下脑袋将剩下半句给咽了回去。

“问得好。”沈先生像是没听到方才的插曲,兀自用戒尺挑开书页,“《礼记》有云‘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然诗中郑女敢登城阙望情郎??”

戒尺突然停在“纵我不往”四字,又慢慢说道:“可见情思之诚,足破礼法之桎梏。”

明夷突然想到那日吃拔霞供时,李青棠和母亲她们对《牡丹亭》的点评,举手道:“学生读《关雎》时,众人皆说是颂后妃之德,但方才听先生所言郑女之情思,不禁想起杜丽娘评《关雎》时说‘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所以学生可否理解为情字本来就在这《诗经》当中,我们无须避讳?”

还未等先生开口,王令妤满脸疑惑地看了过来,发间白玉步摇轻颤,正要开口时突然想起什么,连忙转头向先生示意,得到同意后才开口道:“可《女诫》说‘清静自守,无好戏笑。’女子不是应该时时约束自己,保持端庄贞静的姿态吗?”

王堇妤闻言偷偷朝窗外翻了个白眼,她这位大姐姐,外人面前端庄娴淑,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私底下也不知是谁拿《牡丹亭》夹绣样,枕头底下放《西厢》。

“诸位且看注疏。”先生指尖抚过书页边缘的蝇头小楷,“汉儒解作‘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然泰和年间新出的《诗镜》却说??”她忽然抽出本蓝布封皮的书,示意女孩们围上来,“此乃天地至情,非礼所能囿。”

王令妤看着那行小字,似有所思,忽然轻声问:“若按《内训》所言,女子擅思当如何?”

她案上《列女传》的书角已卷得发毛,却见先生将《诗镜》推到她面前,轻声道:“孝景皇后曾用朱砂在此处批注??‘思无邪,心自正’。”

此话一出,王家四位姑娘神色各异,大姑娘王令妤依旧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些什么;二姑娘王堇妤手指不自觉的轻点案边,似是有些惊讶;三姑娘王明夷睁着大眼睛,脑袋轻轻点了好几下;四姑娘王贞妤捧着小脸,表情有些懵懂。

沈先生垂眼扫视了一番几个姑娘,挥手让人都回到自己位置上坐好,“今日功课。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改写成四言诗,需合《女范》格式,时间一炷香。”

《女范》?明夷顿时傻眼,这是什么东西,她听都没听过,天王菩萨啊,昨天还夸夸其谈,想着要大显身手,结果今日一个课堂练习就让她哐哐打脸。

这《女范》听着和《女诫》很像,大概率是女教丛书,要符合它的格式,可能是内容得体现女教的思想,古代的妇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