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知识点进脑乎?(2 / 2)

加入书签

李青棠摘下鬓边宝石簪,任由青丝垂落,仿若卸下戏妆:“二位夫人可知,每回唱《寻梦》那句‘这般花花草草由恋’时,总觉有把刀子往心口戳。台下那些道学先生拍手叫好,可他们哪懂??杜丽娘要的不是才子佳人的俗套,是‘生生死死随人愿’的痛快!三妇评本里说得好,丽娘的情是‘天地间至情’,偏这世道却容不得女子有半分痴念。”

顾静翕望着友人落寞的面容,少女时期,徐姐姐最是大胆,每每读到情动处,就止不住地畅想自已嫁人后的生活,如意郎君、乖巧儿女…情爱于闺中女子而言,本是不可触碰的禁地,但两人共读《牡丹亭》的时光,却成为将她从沉闷生活中解救出来的精神寄托。

墙角小小的洞口破开了加于女子身上的数道枷锁,钻出了个小小浮世,让她们得以享受自由奔流的情感。可这天意弄人,最想爱之人却几乎落得个无人可爱的下场。她还记得徐姐姐新婚后寄过来的满纸酸楚,孩儿死后几张薄笺上的斑斑血迹……

想到这,她忽然正色道:“谁说不是!你们可还记得《诊祟》那出?太医说丽娘的病是‘七情所伤’,我每读至此便想冷笑??这哪是情字害人,分明是这世道拿‘理’字当锁链,生生把人憋出病来!”

李青棠解下腰上的香囊,从里面取出一小截干枯的柳枝,“这是三年前在徽州演《幽媾》时,台下有位娘子掷上来的。她说自己夫君新丧,夜夜梦见故人持柳而来,竟与丽娘故事暗合。后来才知,那娘子次年便投了湖……”

她沉默片刻,不知想到什么,眼尾有泪珠划过,将那柳枝放与桌上:“或许汤若士早看透了,女子若想全了这点痴情,要么成鬼,要么成仙。”

徐淑仪怔怔望着柳枝,将鬓角被风吹起的碎发别在耳后,神情突然有些愤然:“我幼时读《关雎》,先生说是颂后妃之德。可听丽娘说‘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时,忽如醍醐灌顶??原来情字本在六经中,偏被腐儒曲解得面目全非!”

屋内沉水香袅袅升起,混着海棠的味道,味道有些许浓郁,明夷皱了皱鼻子,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徐夫人赶忙将窗关上,道“明儿可是受凉了?”

明夷一面谢过吴中孚递来的帕子,一面对着母亲她们摇头,“只是鼻子有些痒而已,不打紧。”

“现在几时了?”徐夫人问道

“回夫人的话,还差一刻钟到戌时。”

“竟已这么晚了?”徐夫人眉头拧在了一起,“让人把小姐和少爷带回房休息。”

末了又朝着顾夫人和李青棠问道:“静翕和青棠可愿于此处接着聊?我使人将三妇评本,还有吴江林家三小姐临终前批注的《牡丹亭》一并拿来。林三小姐的批注实在精妙,初翻始见她写‘丽娘之梦非虚妄,乃女子灵台自生天地’,又说柳郎唤画时‘非独慕色,实见才心相映’,实在难以想象,这般洞见,竟出自未出阁的少女,可惜她十七岁便香消玉殒,批本险些被族中叔父当作邪书焚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